中華民國的國慶已經過了,民進黨執政至今也已經為「中華民國」辦了五個「國慶」,不但比中國黨統治時代辦得更用心多樣,而且一年比一年辦得精采。作家黃怡對此表示十分感嘆,他說,對於口口聲聲「國民黨是外來政權」的民進黨來說,慶祝這樣一個國民黨從中國移植過來的所謂「國慶」,真是情何以堪。
黃怡十一日在一篇「何不改國慶?」的文章中說,一九一一年十月的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無論如何悲壯,和當時台灣人民是沒什麼關係的。
他指出「台灣人的尷尬」時說,一九四七年二二八民變大鎮壓之前,台灣人並沒有強烈的國族共同意識,而後來竟忍氣吞聲的接受了鎮壓者的「國慶」,但即連如此,這個慶祝過數十次所謂國慶的國家,至今仍未獲得國際社會承認。
然而,一路阻撓台灣獨立並聲稱台灣是它一部分的中國,慶祝的是另一個國慶:十月一日。
黃怡也指出「國民黨的可笑」,他說,它長時間不是個具有合法性的政權,卻年年慶祝「國慶」,但同時告訴台灣人民「台灣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
他更指出「民進黨的可悲」說,民進黨代表台灣人出頭天,而且口口聲聲說「台灣本來就是主權獨立的國家」,卻年年在慶祝它過去的統治者的國慶:十月十日。
他感到很奇怪,因為民進黨政府至今不曾動議改國慶。他說,憲法規定了國旗國號,因而改變起來茲事體大,可是國慶日不同,內政部盡可作主。
黃怡建議,假如認為改定國慶日在政治上太敏感,是不是台灣人可以暫時不要慶祝這個非典型的國慶日,等到哪天真政治情勢確定了再說?
黃怡在文章中說,「每年的十月,支持民進黨的群眾都覺得不大光輝,揮舞起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也不十分情願。中國這個祖國,在台灣人民需要它時,它總是落跑;在台灣人民不需要它時,它卻始終以強權的姿態悍然出現,無論其代理人是中國國民黨,或是中國共產黨。」
他痛心的指出,台灣人所承繼的不僅是雙十節,這個國慶日還年年勾喚起大家對所謂「祖國」的痛苦回憶。尤其是那些在泛藍政治活動中標榜國旗的人,或許是基於無知,無意中一次又一次的刺痛許多台灣民眾的心。
文章最後指出,比較全世界其他獨立的國家,雖然我們有傲世的國民所得,卻依舊是作家吳濁流半世紀前所形容的「亞細亞的孤兒」,眾多孤兒島民,過去慶祝十月十日,未來或許仍得慶祝十月一日,然而任何政治上的真正解放,似乎距離我們越來越遠。親愛的朋友,請告訴我有什麼高興的道理?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04.10.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