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雲林縣林內鄉焚化廠興建弊案的雲林地檢署檢察官,十三日上午指揮調查局中部機動組人員,大舉搜索雲林縣長張榮味的辦公室和住宅,並取走了有關的證物和張宅內的保險箱,不過,張榮味已先一步在十一日向內政部請假十二日及十三日兩天,使得檢察官未能當場傳訊張榮味,張榮味也彷彿突然從人間消失,包括他的家人和縣府親信都無法聯絡上他。 辦案人員對於張榮味的「未卜先知」甚為訝異,不免懷疑是否有人事先走漏消息,讓他得以先一步走人。只是辦案人員認為,張榮味如果因為事先得到消息而閃人,刻意逃避檢方的偵訊,並不是一種聰明的作法,如此一來只會更加添外界對他的懷疑。 檢調單位十三日上午傳訊並搜索張榮味的大動作,事先並沒有露出任何的跡象,由於張榮味是現任的縣長,自然引起相當大的震撼。根據瞭解,檢調單位這次之所以會有這麼大動作的突擊行動,是掌握到了相當的線索和事證之後才採取的行動,絕非貿然行事,而張榮味在檢方偵辦將有大動作的時間點上,非常巧合地演出失蹤記,更不免引發外界諸多的遐想。至於張縣長為什麼會突然失蹤,是否先得到與弊案的偵辦有關的風聲?恐怕只有等他出面之後,才能知道答案。 林內鄉焚化廠興建弊案是雲林地檢署已經偵辦了相當時日的案子,在偵辦的這段時間裡,雲林地檢署曾收押了雲林縣環保局長顏嘉賢和林內鄉長陳河山等多位官員和業者,而林內鄉長在檢方的偵訊時,已坦承在承包焚化廠業者取得興建焚化廠土地的過程中,拿了一千八百萬元的土地「仲介費」,使得整個案情有突破性的發展,涉案的層級也向上升高,檢方在取得了相當的線索和證據之後,才決定採取十三日傳訊張榮味並搜索其辦公室和住處的大動作。 根據辦案人員目前所得到的資料,發現林內焚化廠的興建過程中有以下的四大疑點:得標廠商每公噸垃圾處理費的得標價格與底價一模一樣;每日的垃圾處理量高於實際垃圾量,有浮報之嫌;土地變更案未依規定編定保護區;土地取得報價高出實際購地價格數倍,其中可能涉及回扣等。 對於這四大疑點,前面三項涉案的被告可能比較容易撇清,但第四項有關可能有人收取巨額的購地回扣部分,由於公務員利用職務收取回扣,是屬於貪污重罪,而且林內鄉長現在已經坦承有收取所謂的土地仲介費,使得事態更顯得嚴重。根據一般的情形來研判,林內鄉長是沒有能耐獨吞巨額的土地仲介的回扣的,既然他已經承認收了土地仲介費,其他更大筆的仲介費到底流向何方,當然是檢方急於要查清楚的重點。 根據目前的資料顯示,為了收購林內焚化廠的土地,承包的廠商總共支付了二億多的費用,但在賣地的地主方面卻只拿了約一億元的土地價款,其餘一億餘元到底流向何方,便成為檢方急欲查明的要點。這筆廠商支付的下落不明的一億餘元購地款,除了林內鄉長坦承收到了一千八百萬之外,其他八、九千萬到底進了何人的口袋呢?偵辦本案的雲林地檢署又掌握了什麼樣的證據,才會決定做出傳訊張榮味及搜索他的住家和辦公室的大動作?外界的這些疑問,可能都要等到張榮味出面應訊之後,才有可能進一步的釐清。 至於張榮味方面,他既然能夠非常巧合地在雲林地檢署決定採取傳訊和搜索行動的前一天請假失蹤,當然不會任由檢調單位來去自如的搜索之後還有好日子過。果然在檢調的搜索動作之後,張榮味將投入年底立委選戰的妹妹張麗善就立刻跳出來為其兄辯白,同時將單純的司法案件,無限上綱為政治事件,將檢察官的查弊行動硬生生地和總統選戰以及年底的立委選舉扯上關係,解讀為這是執政的民進黨為報復張榮味在總統大選時未支持陳水扁而挺連宋的秋後算帳的行為,同時也企圖影響年底雲林縣的立委選情。 只是上述的說法在外界看來可信度相當薄弱。總統大選已經落幕多時,陳水扁也已連任成功,就算張榮味未在選戰中支持陳水扁,陳呂配也在雲林縣大贏連宋八萬多票,在雲林大勝的陳水扁,有什麼好對張榮味秋後算帳的?真要秋後算帳,則全台那麼多非民進黨執政的縣市,而陳呂配在這些縣市選得都要比雲林縣來得差,這些縣市應該先被秋後算帳才對,怎麼會找上選得最好的雲林縣?再退一步說,民進黨真要秋後算帳,那麼多應該算帳的縣市,認真算帳可要算帳到什麼時候呢?至於說到企圖影響年底的立委選情,則更加是想當然耳的臆測之詞罷了。 除了秋後算帳說及企圖影響立委選情說之外,張榮味方面接著又對檢方的偵辦行動,提出所謂的陰謀論的說法,指稱偵辦本案的蔡啟文檢察官和民進黨立委蘇治芬私交甚篤,兩人曾一起喝咖啡討論本案案情,蘇治芬明顯在指揮檢察官辦案。對於張麗善這一連串的亂咬,蘇治芬和蔡啟文都覺得莫名其妙,兩人均表示根本就不認識對方,根本就沒有見過面,怎麼可能會一起喝咖啡討論案情,更不用說由蘇治芬來指揮檢察官辦案了。對於張麗善這種無厘頭的指控,檢察官蔡啟文已決定在蒐集相關證據後對她提出告訴。 其實張榮味一方面對檢方的偵查動作而祭出的秋後算帳說和陰謀論等說法,在新聞發酵多日之後,國親陣營重量級人物中,除了宋楚瑜以興票案的親身經驗而心有所感地稍加聲援,以回報張榮味在總統大選中的情義相挺之外,其餘的國親大員根本未有任何的聲援動作。由此可以看出,國親方面對於這件弊案態度的審慎保守,張家空口喊冤,恐難令人信服。 張榮味在檢方發動偵查前的第一時間上演了精彩的失蹤記,除了凸顯檢方的保密工作有待加強之外,對於張榮味本身是否涉案的澄清,事實上完全沒有絲毫正面的作用。張榮味現在已透過幕僚正式請了長假,似乎有和檢方長期對峙的打算。只是張榮味身為民選的雲林縣大家長,除了肩負雲林縣長託付的縣政重任之外,也應該做為全體雲林縣民的表率,如今面對事關本身清譽的重大案件,卻選擇躲藏逃避一途,實在不是明智的作為,何時才要出面來面對檢調單位的偵查,正考驗著張縣長的智慧。(新台灣周刊) http://www.southnews.com.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