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出手一定造成轟動的沈富雄,近幾日沈富雄與汪笨湖的兩人戰爭,佔據了各大新聞傳媒版面和畫面,也扣緊了包含綠藍兩大陣營及觀眾的目光,每個人都在問,發生了甚麼事?接下來會如何發展?先不問內容究竟怎麼回事,以政治與媒體兩大領域,這樣的宣傳效果,真是成功! 不過,在看熱鬧之餘,對善於獨領風騷的沈富雄,許多人有諸多的疑惑。 1992年時初試啼聲參與立法委員選舉的沈富雄,在有三十九位候選人的台北市南區代表民進黨,以七萬三千多票獲得第一高票當選,當時的沈富雄可謂如日中天,其聰智文思敏捷儼然為綠營第一辯士,1995年台北市南區四席民進黨立委候選人全上的四季紅佳話更讓他站上巔峰。 但在2000年未獲得衛生署長任命及2002年未獲得民進黨台北市長提名之後,2004年總統大選前夕卻捲入陳由豪事件,造成大多數泛綠支持者不諒解,到現今的泛綠支持者人人喊打,其境況之轉變真如其所謂,因其恃俠骨獨行政壇,民進黨及支持者跟不上時代那麼簡單嗎? 從海外黑名單(沈富雄自稱)、綠營第一辯士,到民進黨內魏徵,甚至許多泛綠支持者眼中的綠皮藍骨,這一路走來,是沈富雄變了,還是支持者變了?也許可以從幾個事的角度看出端倪。 先從他最受泛綠支持者詬病的常上泛藍政論節目說起,雖然支持者不以為然,但沈富雄及其身邊人士可是引以自豪,由其當年的辦公室主任劉耀仁(現任民進黨台北市市議員)的一段話,可以感覺其沾沾自喜的程度: 「沈委員是少數邏輯脈絡清楚,且又博學多聞的本土政治菁英之一,也是少數受外省菁英推崇且懼怕的辯論對手,我們可從一些情形觀察到,當某些泛藍政治明星在沈委員不在場時,火力十足,目空一切,極盡顛倒是非之能事;但若沈委員在場時,則唯唯諾諾,發言謹慎,或以徒弟自居,不敢拂逆沈委員,極其謙卑,能這樣讓泛藍政治人物前後判若兩人的本土政治菁英不多,沈委員就是其中之一」。 能夠折服對手當然不是件壞事,但這麼多年來有看到哪位,對沈委員不敢拂逆且極其謙卑的泛藍政治人物改變立場,沒有;反而那幾個政論節目因其參與而大掛中立看板,收視率扶搖直上。 而沈富雄在那些節目上批判民進黨的言論,也在這幾年深獲泛藍觀眾的喜歡,即其所謂的為民進黨開拓藍色票源,只是說對手喜歡聽的話獲取認同,最多只能增加個人資源,和意識形態的版圖拓展有何相干? 沉迷於對手讚賞與掌聲中的沈富雄,是否為了贏得更多的認同,而迷失了方向? 他在2000年1月和丁庭宇、趙少康合資開設「全球觀股份有限公司」,他近日在周玉寇的台灣高峰會裡,解釋是當年看好網路民調市場,而剛好丁庭宇有這樣的規劃找他投資,所以他投資了五、六十萬元,結果投資泡湯那些錢都沒了。 聰明的沈富雄以簡單的商業行為來解釋這個過程,而且以曾公開申報來合理化,但其勇於上泛藍政論節目折服對手的神話卻從此破功。 2000年第一次政黨輪替前夕,在兩大陣營對決的最關鍵時刻,和敵方陣營文宣大將聯合投資營利公司,這可不是一句看好市場和有申報,就能讓支持者解惑的。 況且到2004年的現在,台北市商業管理處的資料庫裡,「全球觀股份有限公司」還是家營運中的公司,既未停業也未解散,沈富雄還是高掛董事席位,只不曉得沈富雄的投資泡湯從何而來。 近日甚傳一種說法,以沈富雄驕傲的個性,他根本看不起那些藍營的人物,所以他絕對不會變成泛藍;假如這說法成立的話,那他根本懶得理會看不起的人,更別談和他們投資生意,所以沈富雄和丁庭宇、趙少康應該是惺惺相惜吧? 2001年小林善紀的台灣論事件裡,沈富雄曾要求當時發表慰安婦言論的許文龍資政辭職,其所持理由是:「如果許資政仍然喜歡阿扁,就應該和總統府脫勾,因為如此才不致讓所有的事情延燒到總統府及總統,而且自己還可以用七十幾歲老人家的身分,繼續宣揚原有的主張」。 這即是沈富雄一向的沈氏風格,打自家的老人或小孩以搏得民進黨良心名號,但對於對手陣營僅止於嘲諷搞笑,當然對他那幾個主持人好朋友更是絲毫不敢越雷池。 2002年台北市長選舉,許多人都知道沈富雄耕耘了許久,也有人認為這是他常上泛藍政論節目的因素,畢竟台北市綠藍版圖還是以泛藍選民居多,後來民進黨提名李應元,這倒跌破了不少人眼鏡,當仁不讓勇往直前的沈富雄這回怎不見了? 以後來沈的說法是本來就沒這規劃,是媒體被當時的李登輝和宋楚瑜誤導,但事實是原來民進黨內部幾位有心角逐台北市長寶座的仁兄,因看到當時的馬英九聲勢太強,紛紛打了退堂鼓,倒楣的李應元只好臨時毫無準備的赴命上場,不過,等正式提名李應元後,沈富雄倒是酸溜溜的說了句:「如果應元仔可以,那我也可以!」 2004年總統大選,許多人對於沈富雄都著墨在陳由豪事件所引發的爭議,但較少為人知的是:當沈富雄接下台北市輔選帥旗時,民進黨台北市黨部卻將黨務系統獨立成立了另一個輔選系統,以有別於沈富雄的系統,也就是各區挺扁後援會。也因為如此,即使眾所周知的沈未盡心輔選及臨選前的陳由豪事件,都未讓台北市的選情失分太多。 有關陳由豪事件與汪沈之戰,這段日子已經有許多文章評論,但沈富雄刻意將陳由豪事件導引為誠信問題,倒是令人意外。 該事件的誠信問題原就是泛藍陣營在選前最後一刻發動的主軸,沒想到聰明如沈富雄居然看不出端倪。不過,他在失蹤三天後出現的那場記者會,第一句話其實就已道出所有玄虛,其它那七個「可能」全是廢話,那第一句話是:「十年前的一樁美事」,有了這句話還需要後面那些廢話嗎! 汪沈之戰這兩天隆重登場,其勢讓許多人隨之起舞鼓動,但沈富雄真的只因為汪笨湖批評他嗎? 佔據媒體焦點永遠是政治人和媒體人的最愛,前者可以增加曝光率發表觀點,後者可以獲得實質利益,兩相益彰,所謂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沈富雄更藉此提早引爆民進黨與台聯地方選舉的心結。 許多獨派及社團人士疾呼要台北市泛綠選民將選票配給台聯候選人,這招不可謂不高,起碼在同樣有危機意識的民進黨候選人中,段宜康15日已先站出來聲援他,只是出險招所得到的效果,是正面或負面,只有在年底的選舉中才能得到驗證,但對台北市為數不少的中性選民來說,沈富雄這招是穩賺不賠,這應該也是他的如意算盤之一。 地方基層對於沈富雄的看法,不外乎高傲及不耕耘基層,在台灣大概也只有在台北市才能有不著力於基層耕耘,而卻能連上三屆立委的特例。當然會有人說立法委員的本份即是看緊人民荷包及著力於立法,這也沒錯;不過,如同他近日以肢體動作對付質疑支持者,在年初的總統大選造勢場合,他也不只一次直指台下支持者見笑,如此自絕於支持者的狂妄作風,還真不禁讓人懷疑,沈富雄到底怎麼了! 綜觀沈富雄處理這些事的方式,我們看到一個驕傲而忘了自我的政治人物,或許無所謂綠轉藍的問題存在,但對於好不容易拓展到50%台灣意識的台灣,沈富雄絕對是個阻礙,假如沈富雄這樣的選舉策略成功,那我們將看到泛綠陣營出現許多有樣學樣,唯選戰為考量的徒子徒孫,屆時的歷史責任將不是我們所能承擔! http://www.southnews.com.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