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美國共和黨人出其不意地在國會中期選舉中擊敗民主黨人,四十年中第一次奪取國會參眾兩院的多數席位。台灣的民進黨喊出「國會過半」的口號,但是,除了口號之外,我們尚未看到該黨擬出具體可行的理念與政見,以及該黨在「國會過半」之後如何堅持理想與承諾,美國共和黨十年前的革命值得民進黨借鏡,而十年來共和黨的實踐能力也值得作為殷鑑。 華盛頓政界人士對1994年的那場所稱的「共和黨革命」依然記憶猶新。那年的國會中期選舉結果是,共和黨人從民主黨人手裡奪取了五十二個眾議院席位,八個參議院席位,而且在位的共和黨人沒有一個喪失了自己的席位。 率領共和黨人大獲全勝的眾議員金里奇和阿米受到極大鼓舞。緊接著,他們發表了著名的《美利堅契約》,向美國的選民保證要實現削減政府規模、平衡政府預算的目標。 目前,金里奇和阿米都已經不在國會任職了。不過,金里奇在日前舉行的一場研討會上表示,考慮到總統位置一直由民主黨人柯林頓把持,共和黨人控制的國會在接下來的好幾年中的確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金里奇說︰「我們採取了攻勢,直到1997年8月政府預算平衡法案的簽署。我們對福利制度進行了改革,使領取福利的人數減少了百分之六十。面對民主黨籍總統的反對,我們透過了十七年來第一個減稅法案。人們往往會忘記,我們是在面對具有否決權的民主黨籍總統的情況下,完成這些立法工作的。」 華盛頓政治觀察家說,1994年的共和黨革命的確為美國政壇帶來了好幾年的新景像。但是十年後的今天,人們已經很難在美國的政壇上找到以削減政府規模、平衡政府預算為目標的那場「共和黨革命」的蹤跡。 華盛頓郵報資深政治記者艾德茲爾說︰「過去三年半中,國會和白宮都由共和黨人控制,但沒有減輕政府給民眾的負擔,政府開支占國民生產總值的比率在不斷上升。如果你認為政府開支是納稅人的負擔的話,那麼目前的政府正在給他們增添負擔。」 一向被認為具有道統共和黨理念的卡托研究所所長克蘭也承認,目前掌握政權的共和黨人與減少政府規模的目標相距遙遠。克蘭說︰「現下是2004年。眾議院是由共和黨人控制的,參議院是共和黨人,總統也是共和黨人。可是在他們的監管下,政府規模擴大的速度是自從民主黨籍的約翰遜的災難性執政時期以來最快的。」 回顧1994年共和黨革命,縱觀美國整個政治歷程,卡托研究所財政政策研究部主任愛德華茲得出結論,共和黨人和民主黨人都必須發揮積極作用,才能促成政府的有效運作。 愛德華茲說︰「我認為最重要的經驗教訓是,美國歷史上這些所謂的革命,特別是試圖減小政府規模的舉動,通常都是一些暫時性的事件。我認為共和黨是一個矯正方向的政黨,而通常執掌政府運作的政黨仍然是民主黨。掌管稅收和政府開支是民主黨人的專長。但是,當政府運作方向出現重大偏差的時候,選民就把共和黨人選到政府裡來,矯正政府的運作方向。」 不過,政治觀察人士說,如果共和黨人執政方向出現重大偏差的時候,選民同樣會把民主黨人選進國會和白宮。 http://www.southnews.com.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