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副總統「移民說」的真義


/楊青矗


 呂副總統日前巡視敏督利颱風過境後,豪雨形成土石流的災區,她有所感,呼籲全民要用新思維看待天災,不能再過度開發土地,行政院要積極展開國土規劃。

 她又表示鑑於全球暖化現象,海洋水溫不斷上升,上空水量多,氣流一有變化就豪雨成災,發生土石流。

 事後她又說,台灣地狹人眾,人口過多,土地過度開發,年復一年發生天災,政府應有移民政策,移往中南美洲。

 為了強調族群和諧,她又說大家都是移來台灣居住的,原住民也是外地移來,不過是較早移入的住民。

 呂副總統這些話被大家誤會叫原住民移往中南美洲,引起原住民不滿,到台北抗爭。呂副總統對原住民並無惡意,她在巡視災區之時,也認為對受災戶要從寬認定,迅速辦理救災。

 台灣的原住民係南島語族,原有住平地的平埔族與住在山上的高山族。明末清初,平埔族社遍佈台灣各地,約有二、三十萬人,清朝設社學教平埔族人讀漢文,賜漢姓,再加上與漢人通婚,已全部漢化。

 除了戰後少數外省人之外,在台灣出生的人幾乎都有平埔族原住民的血統,現在的純原住民絕大多數是高山族。

 南島語族分佈很廣,到底台灣的南島語族是海外移來台灣,或是從台灣移往海外各地,尚無定論。一般說法,台灣的原始民族是已經絕種的黑矮族,原住民可能在幾千年前移來,所以,呂副總統在強調族群要和諧時,偶爾會提起大家都是移民而來,只是先來後到之差。

 呂副總統在這次水災講了較重的話,是大家亂墾國土,致使大自然反撲。其實亂墾山地的,可能漢人比原住民厲害,她也沒特指原住民。她的原意乃政府要有國土的全面規劃,不要再年復一年發生天災,使山地的居民發生災害。

 九二一大地震之後,南投等中部山區地質鬆動,一遇豪雨即發生山崩地裂的土石流,山區居民實在可憐,屢遭巨災之害,政府每次投下復建就是四、五千億,但是,再一次豪雨的山洪暴發,又全部泡湯,山區居民仍然要受土石流淹埋之苦,無數住戶身家生命毀於一瞬之間,逃都來不及逃。

 有鑑於此,過去我曾撰文主張政府幫助一直發生災害的災民遷村。當然遷村有很多困難,政府必須在平地撥土地建屋給災民住,或低利長期貸款,最重要的是要安排遷村的災民有工作做,足以安居樂業過日子。

 一再發生災害的山區,不如不要修建了,用修建的龐大經費來幫助災民另建可安居樂業,免再受害的家園;也就是說,政府可用此鉅款來重造災民的新市鎮,配合工業區的建廠,讓災民有就業的機會。當然,災民是否樂意遷村,也要尊重他們的意願。

 台灣現在的國土規劃實在矛盾,平地農田半數以上休耕在領政府的補助金,而山地卻過度開發,豪雨一來即釀成巨災。國土全面性的規劃使山林休養生息實在是必須實施的政策。

 台灣地狹人稠,偷渡及依親的人口不斷湧進,偷渡要嚴抓,依親要嚴格限制,這要靠政府有良好的移民政策好好規劃,否則人口實在要爆炸了,一出門就車堵車,人擠人。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4.07.19

最近更新目錄

snews100熱門話題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