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outhnews.com.tw | 1987年國內外不怕死的朋友,發起「二二八公義和平運動」,區區榮幸參與。1991年舉行「二二八學術研討會」,區區提出「台灣二二八研究之片段」乙篇,不算嚴肅的論文。祇是提出十年來探索二二八資料的心得與重要想法而已。〈1995年呈現成果:七十四萬字的類似 Truman Capote 著《冷血》形式的《埋冤一九四七埋冤》。〉在該篇蕪文中,除以「線性回歸」統計方式,首次提出統計學意義的二二八死亡人數估算外,呼請國人把二二八研究提升到 theory──「二二八學」的境地.... 1997年「二二八事件五十週年國際學術討論會」上,區區提出論文:〈二二八在台灣人精神史的意義〉。在「二二八」之下不註「事件」「慘案」「民變」之類限制意義的詞彙,存心是:「二二八」意涵並未完全界定。 以上贅述是因為區區心意與期盼,終於見到碩果:「二二八學」云者出現產品。興奮的原因,另外還有私心的一層:據作者指述,區區那篇引用粗淺文化心理學、精神學常識而奢談「精神史」的文字,居然給予作者一些想像云云。這個人就是林毅夫先生,在美國開業的精神科醫師。他的書名叫做《台灣人受虐性格的心理分析》。 國人比較熟悉的所謂「被虐」,是指一種「性異常」(Sexual deviation)的「被虐待症」(masochism),在精神病患中,屬於「人格異常」,是比較個人性的疾症;整體社會的、文化的因素較低。《台灣人受虐性格的心理分析》乙書,憑專業的認知,以 stockholm syndrome 切入,就二二八傷害,細密分析台灣人的「被殖民的」種種心理現象,誠然「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仍是微觀傾向的,但是,林醫師的分析非侷限於「二二八事件」,還指出二二八時空領域之外,探索台灣人自我意識成長的歷史與困擾,檢視現實中台灣人的 complex;然則這種微觀分析的技巧,實際上已然收到宏觀的「台灣人精神史」的探索層面。 作者以分析結果提示國人──這才是要著:台灣人自救的最大障礙在自己!然則本書認為:自救與解放,主要課題乃是心靈改造──心理治療。作者還指出如何治療。現代的精神醫學家相信:個人的行為與心理狀態,受生物學、個人心理特質、社會文化背景三者綜合影響,甚至決定。從心理分析切入,再梳理社會文化背景,是本書引人入勝處,「巨、微靡遺」,令人折服,叫人感動而有所領會。 台灣的被殖民史是淒苦而怪異又可怕的。淒苦是指:自古沒有自己的國家,而被殖民如「家常便飯」,終至「不知不覺」的境地。怪異的是:殖民者母體消亡,卻攀附在被殖民者身上,且又繼續殖民(內化)。可怕的是:「殖民毒素」深埋殖民地裡,令被殖民者中毒而不自知(例證是:「泛藍」中的台籍年輕菁英、學界恍恍惚惚的親中反台學者──其言行,腦袋中存物)。好有一比:彰濱之地多蟲害,瓜農先施劇毒農藥於瓜田,於是西瓜根莖花葉俱帶毒,於是長出蟲虺不敢近的「毒西瓜」,殖民者所施的劇毒,台灣地不論南北,人不分智愚,「毒西瓜」纍纍,叫人觸目驚心。 「後殖民理論」提醒人,被殖民者有「健忘症」,陷入「遺忘意志」〈will-to-forget〉,所以殖民地的智識菁英要喚醒國人「抵抗遺忘」,然後重建自己的文化主體性。然而台灣陷入「毒西瓜症候群」中,知識菁英也大都不能免,連「記憶」都「帶毒」或「沒有記憶」,也就是「沒有什麼好忘」!所以,「後殖民理論」在台灣,除了被另有存心者歪用惡搞之外,吾人似乎也使不上力! 本書從心理分析入手,希望不但「分析」意識層面的東西,也能勾探潛藏意識的存在;不但個人的,也可能觸及族群潛意識的世界;就時間而言,不但二二八的年代,還要回溯大流徙的年代,甚至天火大洪水世紀,荒古人類初成人性萌生型塑的曠古。這樣說有些「小說化」,然而今日精神醫學的精湛,應該是「都有可能」的。這是林醫師努力的讚許也是期待。 林醫師把二二八研究推到真正「二二八學」上來,後來者也應引為標竿,並立志更上層樓。當然,所有努力、所有學術,都為了母土台灣、台灣同胞的提昇與幸福,又當然,也是朝向「為全人類而奉獻」。 神,保佑 林醫師,神降福台灣,阿門!(二○○四年過年初三晨)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04.06.2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