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藉中反台」遭強烈批判


/2004.06.04


http://www.southnews.com.tw

 中國六四天安門事件15週年,當我國政府呼籲中國當局要尊重和保障民眾的基本言論與集會自由的同時,台北市長馬英九卻藉六四來達到打扁的目的,遭到民進黨中央及立院黨團的強烈反擊。

 馬英九以【和平民主,兩岸趨同的歷史選擇】為題發表專文紀念六四。他對中國外交部六月一日以「1989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風波」為六四定位,取代了「反革命暴動」的說法,表示了高度肯定。

 馬英九在肯定中國卻迴避六四的殘暴鎮壓之後,竟反諷台灣民主的成就和失敗的經驗。他說,台灣這次大選暴露出來的種種問題對大陸知識分子的民主憧憬是一大打擊。他還擔心台灣出現集權政治。他說︰「當對立跟鬥爭取代了競爭跟包容之后,反而會促使威權的重現。」

 針對台灣的執政黨,馬英九還批評說︰「一些曾經為民主奮鬥的人士在取得權力後,往往會出現向民眾討債的傲慢」。

 民進黨副秘書長李應元、立院民進黨團幹事長蔡煌,對馬英九藉中反台的做法深表不滿。

 李應元表示,馬英九有關六四事件的發言很嚴重,竟藉六四事件來戲弄民主,馬英九所謂六四事件紀念,理論上應是聲援中國民主運動,但標題竟然是要:「爭民主要真相」?令人不解。

 李應元說,相較於北京政府,台灣的執政者作為已相當包容,何況台灣的民主大家有目共睹,台灣的立院比起中國的人民大會橡皮圖章好多了。

 他說,針對這次大選爭議,執政黨對真相的坦然態度,作法還不夠包容嗎?

 李應元指出,「爭民主要真相」這句話近來台灣人民聽了很多了,他認為,馬市長究竟是聲援中國的民主運動,還是為泛藍的失敗在嘲弄自己?

 蔡煌瑯則指出,該黨團提醒馬市長,歷史證明,民主跟極權之間,沒有「八面玲瓏」的犬儒空間,「在台灣追求民主進步的過去,我們雖然沒有看到你的身影,但未來希望你就在我們的行列之中。」

 民進黨團表示,很遺憾在馬英九的專文中不僅看不到他以華人世界中唯一民主國家的市長之姿,對打壓民主自由的中共政權提出批判,也沒有看到馬市長對海外中國民運人士提供民主改革具體建議。

 相反的,馬市長竟以「單憑更替上層建築(憲法、權力結構)無法實現民主」及「現階段應先推動法治建設才有助於長遠民主政治實現」等背離民主精神的「民主無望論」,對積極推動中國民主化的民運人士潑冷水,是相當無禮的。所有具有民主信念的人都知道,「民主」就是「法治」正當性基礎,馬市長的發言,令人感到失望與不解。

 蔡煌瑯說,民進黨相當驚訝發現,馬市長在三千字專文中,用一半的篇幅歪曲歷史,醜化台灣的民主經驗。因此,「我們可以說,看到極權主義的幽靈,盤旋在民主自由的天空下。」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4.06.04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