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outhnews.com.tw
|
以下大家先看一則今日的報導:【2004/01/30 聯合報】
民進黨政府痛批法國總統席哈克,親民黨主席宋楚瑜昨天說,國際政治講的是「沒有永遠的朋友或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中共能購買五十架空中巴士,如果兩岸直航,台灣也有能力向法國購買五十架空中巴士,「國際政治講的是實力,不是說教。」
席哈克批台灣辦公投是嚴重錯誤,自陳總統起包括府院黨連聲痛批席哈克。宋楚瑜表示,全世界不是只有阿扁要選總統,布希、席哈克也要競選連任,他們當然會選擇對自己選情有利的做法。
宋楚瑜研判陳總統將會重提「中間路線」,試圖挽回國際社會對他的信任。他指出,藍營已擬妥因應對策,除了「維持現狀、台灣優先、發展經濟」三原則外,「沒有時間表」是國親兩岸政策最新的論述。
今日的台灣,大家談到政治,絕大多數的人就只是意識形態作祟,而從不了解他們所堅持為何。追究這現象背後的原因,我想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沒有「大是大非」的觀念。
不過,什麼是大是大非呢?我想我用簡單的語言來說之,不外乎就是就政治上所面臨的問題有些必要性的原則堅持罷了。說到這兒,我想更一步分析的是,對於原則性的認知,似乎在上位者(有賢明者亦有暴君之類者之分)與人民往往會有這方面認知上的衝突。
就上面一則新聞(圈紅字部分)來分析,我們可以看到的是,一位過去握有大權至今仍戀棧權力的宋老先生,在談到所謂台灣現今最迫切的外交困境時,他說了國際政治講的是「沒有永遠的朋友或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又說了「國際政治講的是實力,不是說教」。大家仔細就「利益」與「實力」二字斟酌,並就倫理學的角度觀之,我們可以說「利益」與「實力」所要論述的是好壞問題而非對錯問題。
用簡單的話來替換,我們又可以說,事實上宋老先生所言不正就是要告訴台灣人民說,「如果有一天,台灣無利可圖,又無政經之實力(好壞),那麼台人就活該被統一或踐踏(對錯)」。
這樣的論調就頗像過去滿清政府對台灣的認知,就是「鳥不語、花不香、男無情、女無義」。我之所以將前兩句話並列,目的就在告訴各位滿清政府過去對台灣的態度就是外來政權對待殖民地的態度,而今日宋老先生的論調不也正是如此。
各位想想,如果宋老先生(似在上位者)在還未當選時就可以發出這樣的聲音,那麼我們台灣人民又何必對他有所期待,因為他已經很清楚的告訴大家,如果有一天台灣面臨到可能成為列強利益交換下的犧牲品時,事實上他無能為力也不想努力。
這樣的邏輯,我們可以進一步在宋老先生所透露的兩岸對策(「沒有時間表」是國親兩岸政策最新的論述)中發現。大家仔細斟酌「沒有時間表」這樣的意涵,我想其實宋老先生所代表的國親政客一直以來在面對台灣的國際困境問題都是如此,不是對中共的打壓悶不吭聲(不要迎合就很不錯了),甚至過分一點還要中共高層不跟咱們的扁政府有所來往,更好笑的是這次在面對美法對台的粗魯舉動時,他們不但未挺身而出捍衛台灣對己主權的行使,反到卻幫腔美法說「全世界不是只有阿扁要選總統,布希、席哈克也要競選連任,他們當然會選擇對自己選情有利的做法」。
老實說,布希和席哈克競選連任干我們台人何事,但他們二位的確為自己的連任作出打壓台灣之事就令我們不恥。且說更令我感到不解與氣憤的是,身為2004年的台灣副總統候選人不但未替台灣受到的不平待遇發聲,反到卻替美法及中共的惡行辯解,這種沒有大是大非觀念的人,憑什參選呢?
http://www.southnews.com.tw |
(
2004.01.2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