罵了三年,連戰終於在中國國民黨第十六屆三中全會做出所謂的「四五六」的承諾。照著連戰的說法就是:一、要把失業率降到百之四以下,創造二十萬個新的就業機會;二、將國家的經濟成長率推到百分之五以上,在任內讓國民每人平均所得達到一萬六千美元以上;三、在六年之內平衡政府的財政。並且又承諾取消健保雙漲,補貼收入未達基本工資者,建立國民年金,並回應降低學費負擔、農民及勞工等的要求。 其實,聽到國親願意提出一點政見而不是成天杯葛、謾罵與嘲諷,應該給一點鼓勵才對,尤其是自2000年敗選後,連戰其風度不再是以前媒體所吹捧的雍容與大度,取而代之反倒是越來越熟練的罵人與刻薄的技巧。隱憂的是,其中宣言式的內容不免令人感到是否又成了選舉的騙票花招,為順口溜而順口溜。細細檢視,不禁想要質疑: 第一、所謂將失業率降到百分之四以下,憑藉的是創造二十萬的就業機會,那麼要問的是如何創造?在泛藍所大肆鼓吹的三通直航與中國磁吸效應的經濟架構下,如何在台灣創造二十萬的就業機會?而且是哪一種產業的就業機會?還有,如何在國親杯葛國家各項重大建設預算的前提下要創造二十萬的就業機會? 第二、國家經濟成長率怎麼樣可以推到5%?其實,今年國家經濟成長率已經有不錯的表現,至少在3%(因SARS影響,否則表現更佳),而根據《英國經濟學人雜誌》(EIU)的估計,台灣到了2004年的經濟成長率將達5.4%,所以,應該不必勞駕連戰來帶領才是,不然到時候數字沒搞好,又說他從未干預,推給第二個李遠哲。 第三、連戰要六年內完成財政收支平衡,我想有個「要五毛給一塊」的散財童子宋楚瑜做他的總協調,要平衡財政收支比登天還難吧?更何況連戰不是宣稱僅作一任四年的總統,怎麼出現個六年的數字,這得先跟等著爭奪下一任大位的宋楚瑜或是馬英九好好解釋清楚才可。 更有趣的是,國親趕在「全國教育發展會議」前又提出了所謂教育白皮書,主張包括提供五歲幼兒免費教育、十二年國教不躁進、技職教育採證照制度、廢除申請入學制度、要求教育部發放貧困學生「青年教育津貼」等十個面向的政策主張。這些宣示全未列舉財政來源,那麼要達到六年內完成財政收支平衡更是痴人說夢! 雖說提出政策主張比起為反對而反對的惡鬥來的慶幸,不過,一出手的「四五六」莊嚴承諾現在看起來反倒是比較像是一堆「五四三」的三八空話! (2003.09.14) (http://www.southnews.com.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