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親兩黨夠資格領導台灣嗎?


/海兒


 

 最近這些年來,不管政治立場為何,台灣社會中總有許多人對於政治感到厭惡,認為政治人物們除了只會打口水仗相互爭功諉過外,滿腦子除了權力還是權力,因此不管是哪一黨的政治人物都不值得信任,有些人甚至於原本滿腔對政治改革的熱情逐漸被一點一滴的澆熄,寧願當個「政治的隱士」!

 這樣的發展,坦白的說,對於才剛剛步入民主化沒多久的台灣而言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民主政治本身就是要透過人民的參與,才能讓民主政治益加完善而逐漸堅實,否則很可能由於人民對政治的逐漸冷感與疏離而成為法西斯主義的溫床!

 嚴格的來講,以我的標準而言,民進黨並不是一個讓人滿意的政黨,不過,國、親兩黨實在爛到讓人不敢恭維,連一個在野黨的角色與功能都扮演不好,除了滿腦子的鬥爭想奪權外,根本提不出一套引導人民認同與激發政治改革熱情的公共政策!

 過去民進黨是在野黨時,從國會改選、省市長直選、總統直選、社會福利政策....等等,都不斷的提出新議題凝聚人民的焦點與共識,所以,台灣過去十幾年來讓人有動起來、開始革新的感覺而充滿了期盼與希望。

 但是,國、親兩黨成為在野黨後有這樣的作為讓人期待嗎?沒有!完全沒有!他們除了打著監督政府的名號卻整天造謠亂咬之外,根本提不出一套足以取代民進黨的政策,而民進黨身為執政黨,必然也要為自己辯護,而國、親兩黨根本沒有本事和他們進行真材實料的辯論,於是,就倒打一耙說那是民進黨在打口水仗、推卸責任,說一切政策的提出都是執政黨的責任。果真如此的話,那國、親兩黨還憑什麼要人民把票投給他們以取代民進黨?

 這也就是為什麼這幾年來政治會逐漸讓人感到失望與厭惡的原因──國、親兩個在野黨沒有能力提出足以和執政的民進黨競爭的公共政策,因此只能進行惡鬥與抹黑,當執政的民進黨本能的反駁時,在媒體刻意的斷章取義及火上加油下,人民眼睛所見的與耳朵所聽到的,都是充斥著激情的煽動性語言,根本沒有足夠的資訊提供給他們思考與判斷,有的只是亂!亂!亂!與煩!煩!煩!

 是以,如果真要解決這樣的死結,各政黨只有提出最為明確而具體的政治議題給人民,才能真的凝聚人民的共識與改革熱情,這樣的具體事例,可以由去(2002)年陳水扁總統提出了「一邊一國論」與今年提出「公投加入WHO」後,都得到人民過半數熱烈支持獲得印證;而即將在今年9月6日舉行的「台灣正名運動」在李登輝前總統站出來表態支持與領導後,也同樣得到了熱烈的迴響,究其原因,主要都是在於政黨或是政治人物要敢站出來當頭,才能激發人民的熱情與凝聚社會改革的力量!

 反之,機關算盡的國、親兩黨既無能提出具體的公共政策議題,又始終存著投機的心態不敢在對手已經提出重要而具體的重要公共政策取得議題主導權之後,又不敢把話說清楚將立場表明出來當頭領導,甚至於在眼下連以前他們的政治神主牌──「中華民國」,在民進黨提出「一邊一國論」、台聯要求「台灣正名」的強力攻勢下,國、親兩黨竟然連站出來維護這塊神主牌的勇氣都沒有,就不禁真的要讓人看扁他們了!

 過去新黨雖然政治理念讓人不敢恭維,他們至少還敢高喊「捍衛中華民國」,或許他們提出來的政治主張有如唐吉訶德一般可笑,但是,人家還有站出來當頭的氣魄,所以也還能吸引相當的人支持他們。

 反之,現在的國、親兩黨又如何呢?說要「捍衛中華民國」,卻鬼鬼祟祟的出張嘴巴喊喊,當統派準備在9/7準備要發起一個「捍衛中華民國」的大遊行,以反制獨派在9/6的「台灣正名」大遊行之際,國、親兩黨卻連表態參加遊行的勇氣都沒有,害怕因此激怒大多數本土意識強烈的台灣人,造成他們的選情不利,但又不願意乾乾脆脆的認同台灣這塊土地,老想著要勾結中國、矮化台灣,吃裏扒外的行徑讓人不齒。

 要成為領導者本身就要有站出來當頭的勇氣,試問:一心一意想在2004年奪回政權的國、親兩黨與連、宋兩人具備了這樣的條件了嗎?

 (2003.09.03)

 (http://www.southnews.com.tw)

最近更新目錄

snews100熱門話題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