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台北市傳出市議員假借出國考察名義,要攜家帶眷到歐美、紐澳等國去訪問,編列的預算高達四百萬元,消息曝光後被媒體輿論修理,趕緊收回預算。現在台北市議員也不甘示弱,抄出市府官員圖利自己的腐化惡習,包括甚麼「慶生會」、「尾牙」等之類的濫用公帑方式,每年至少花掉人民稅金高達二千萬元以上,令人看了真是感慨萬千。
仔細一看,上自中央,下至鄉鎮,都有這種不成文的惡習。名義上說是考察,其實是拿公帑去旅遊,而更惡劣的是,中央民代還要勞煩政府駐外代表為他們安排各種行程、接待等等工作,可想而知,我們的駐外代表甚少有時間進行外交事務,許多精神和經費是用於接待這些來自國內的立委,難怪我們的外交成效不彰,往往是為了應付國內這些貪婪的民代,因為若不善待他們,預算不保不說,嚴重的話,還會被貼上工作不力而遭到貶職下調的威脅。
到底這些民代每年拿多少公帑假借出國考察名義,實際上是去旅遊度假呢?現在的不說,單單以過去宋楚瑜擔任省主席時代的省議員來說,每人每年就編列有六十萬元的出國考察經費,許多省議員就是利用這筆費用在寒暑假攜家帶眷去旅遊度假。今天的中央民代則是更囂張,有不少立法委員到澳門去「考察」賭博,難怪他們回來後,會一再主張要通過離島博弈條款,一點也不足為奇。
但這些民代拿公帑到世界各地去旅遊,一旦回來,還唯恐媒體忘了他們,三不五時就拿原住民或是偏遠地區兒童缺乏營養午餐費大作文章,讓人以為他們滿懷慈悲之心,而不明察的媒體記者也隨著他們起舞。其實,若是將他們每年不必要的出國旅遊度假(考察)經費,拿來作為貧困家庭兒童營養午餐費用,我敢保證,台灣不會有缺乏營養午餐經費的學校。這種圖利自己,卻沒有罪惡感的實例,在公務機關也不少,巧編名目,跟著這些民意代表走。有的是用訪問、考察為名,有的則更囂張,用員工慶生會、尾牙、摸彩等之類的這種吃吃喝喝方式的例子俯拾即是。
民意代表真的去考察了嗎?才怪!真正將外國美好建設帶回來用的是少之又少。單以水利單位來說,官員都是在等老天下雨,除了學會要人民節約用水的口號之外,我們可曾看過哪個水資源單位拿出一套未雨綢繆的大計,好讓人民安心沒有缺水之慮?每次乾旱季節來臨,除了看到他們找農民出氣之外,還有甚麼妙計?更荒謬的是,竟然還有人在祈求颱風來臨!為甚麼連小學生都已經知道的全球氣候多變,每年都會遇到的乾旱問題,水利單位就是擬不出一套用水政策呢?難道除了等老天下雨之外,都沒有其他可行方案?為甚麼不去以色列看看這個四面都是仇敵的國家,他們是怎樣構築出全世界第一流水利工程系統的?去考察他們是怎樣進行儲存和使用水資源的,就會知道為甚麼他們不怕乾旱。
每次看到鐵路員工找機會罷工,我就感觸甚多。用的是國家資源,做的是獨家生意,直到今天,除了台北車站外,我們可曾在其他任何大站看到升降機、電梯,可讓那些年老、體衰、行動不便者方便搭車?這些鐵路要員、交通委員會的立委們,可曾真的仔細考察過歐洲國家的火車站?看看人家怎樣想到老人提行李、持枴杖的需要?小鄉村雖然沒有升降機、電梯,但至少也會裝設輸送帶,讓提笨重行李的旅客可以輕易上下樓梯。他們甚至可以掛一節車廂,讓那些騎腳踏車的旅客,可以將腳踏車直接帶上該節車廂,下車後,不用為了說長不長、說短不短的路傷腦筋,就更不用被計程車拒載短程而尊嚴受損;也不用為了不會使用電腦,或是大清早去預售票口買票,即使是排第一位,也買不到票而感到莫名其妙。我終於知道,原來我們去考察的是一個火車頭多少錢、回扣又是多少!
我們的中央民代和政府要員啊,不要只會帶著妻子(這還算是不錯的,最擔憂的是挽著異性助理同行)觀光,卻不知道看看人家的國家是怎樣進步、人民怎樣生活的。如若只會在立法院吵來吵去,只知找官員的碴羞辱他們,自己也沒有甚麼具體良策鞭策、監督,人民看了,感覺民代和官員都是一樣的墮落!
(2003.08.20) (http://www.southnews.com.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