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得有台灣來樂團,我們全家都去聽了,學生們的表現可圈可點,惟一比較可惜還是如網路說的──葉教授。
UTSA 這邊,算了一下,觀眾包括一些隨團行政人員一共27人,其中光我找來的就6-7個人。我們很納悶的是為何不把宣傳做好呢?更令人氣結的,是當我們去找葉教授時,他的回答竟是:「我們是德州管樂協會的邀請,所以以他們那邊為主。」
這其實明顯與事實不符,27人觀眾中有一半是台灣人,另一半是在UTSA 閒逛的人臨時被抓進來的。難道台灣政府光機票一人二萬多,一百六十多萬(70人左右)是給他們出來觀光,有沒有人看沒關係?
另外,我們其實也不Care他要演奏那國的曲子,但音樂的歸音樂,實在沒必要這樣,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有為中國宣傳的意味,演奏前的解說也沒什麼必要,不是都印好了嗎?講的不清不楚,還三二次提到China,只有一次提到台灣(還是跟南中國一起提)!
選曲上也不是很理想,Jessie 有更深入的見解,要如你們出國前發布的新聞,「把本土音樂帶上國際舞臺」,惟有把中國音樂定義成本土音樂。
中國早就不能放鞭炮了,葉先生在Chinese Spring Festival Overture 中提到過春節,家家戶戶放鞭炮迎新年,應該是指目前台灣才有的景像,所以,一開頭的 In China, we are .... 應該說成是 In Taiwan, we are.... 會比較好。 (2003.07.28) (http://www.southnews.com.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