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派集團以教改遂行政治鬥爭


/Mattel



 教育改革失敗了嗎?教改人士真的認為失敗了嗎?還是只是政治鬥爭的藉口?

 自從1994年410教改大遊行後,國民黨政府就順應要求開始展開教育改革。隨後高中、大學率取率開始攀升、開放民間版本教科書、多元入學方案、九年一貫教育、師資培育法開放非師範系統培育教師等等措施陸續出籠。

 ◎以下是教育改革相關時程表

 1993年1月13日:教育部宣布大學多元入學是既定政策。(行政院長郝柏村,二月起即由連戰接任
 1994年1月18日:資師培育法通過,開放非師範系統培育師資,造成師資供過於求。
(行政院長連戰)
 1994年6月22日:行政院召開第七次全國教育會議,教育部長提出成立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之構想。
(行政院長連戰)
 1994年7月28日行政院通過「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設置要點」。
(行政院長連戰)
 1994年9月21日教改會成立,並於行政院召開第一次委員會議,召集人由李遠哲院長擔任。
(行政院長連戰)
 1994年6月22日:教育部長郭為藩表示將建高中多元入學管道。
(行政院長連戰)
 1996年:開放國小教科書民間審定本。
(行政院長連戰)
 1997年8月26日:教育部宣布,自88學年起,高級中學教科書逐年全面開放審定,教育部也同時宣佈,從89學年起,國中教科書也逐年全面開放審定本。
 1998年2月8日:教育部長林清江強調多元入學方式必代替傳統聯考
 1998年7月7日:教育部公布高中多元入學方案九十學年實施。
 1998年9月30日:教育部公布九年一貫課程,宣布九年一貫課程自九十學年度起實施。
 1999年:高中新課程標準88學年從一年級開始逐年實施,教科書也全面開放民間編印送審。
 1999年6月21日:大學招生策進會通過考招分離的大學多元入學方案自九十一學年起實施。
 2000年3月30日:教育部公布第一階段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教育改革自1994年至今已經歷程十年,從國民黨時代定案實施,到民進黨政府繼續施行。民進黨的責任是將爭議頗大的教改問題進行妥善的改進,泛藍卻是一味將教改責任全部推給民進黨,倘若教改人士一致認為教改成功,泛藍是否又要將功勞攬到自己身上?

 教育是百年大計,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更改。目前教育改革的成敗與否,應該去詢問當時410教改人士的看法,是否達到了教改的訴求。

 教育改革成敗不是泛藍一句話可以認定,再者,教育改革的推動、定案、實施都是國民黨執政時落實。教育改革成敗議題,說穿了,只不過是泛藍政治鬥爭的手段罷了;和高學費爭議的法手如出一轍。

(2003.07.17)

 (http://www.southnews.com.tw)

最近更新目錄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