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漲學費的元兇是泛藍舊政權


/Mattel



 「大學學費太高付不起!」「陳水扁三級貧戶出身,不要忘記很多人繳不起大學學費。」「陳水扁要為大學學費高漲負責任。」......。以上這些批評,看起來好有道理,不過都是一些歪理,到底是誰讓學費漲得不像話,冤有頭債有主,扁政府講得不清不楚,民進黨說得模模糊糊。

 中國派政客及媒體批評陳水扁政府施政導致學費高居不下,讓很多人繳不起學費;陳水扁政府和民進黨卻都沒有把學費高漲的原因和過程交代清楚。

 1999年首度實施「彈性自由化收費」,不再由中央政府統一調整學雜費漲幅,最高漲幅10%,調漲幅度由各大學決定;在彈性自由化收費前,幾乎每年調幅都超過10%。仔細看看從1991年到2003年的大學學費調漲過程,我們可以看到國民黨執政才是導致大學學費高漲的元兇。

 ◎1991年至2003年大學學費調漲情形如下:

 1991年公立漲9.67%,私立漲6%。
 1992年公立漲14%,私立漲5.71%-12.3%。
 1993年公立漲16%,私立漲8%-12.6%。
 1994年不調整。
 1995年公立漲11.81%,私立日間部4.06%,夜間部4.5%。
 1996年公立漲11%,私立2.9%。
 1997年公立漲10%,私立不調整。
 1998年公立漲10%,私立漲5.5%。
 1999年首度實施彈性自由化收費,公私立不一,均未超過5%。
 2000年台大為主的七校達到10%上限,其他不漲幅一。(中央社2000/04/06)
 2001年公立漲3%-6%,私立以不調漲為主。
 2002年公立33校中,17校調漲,漲幅平均3%-5%。私立35校中,2校調漲,調幅不超過5%。
 2003年公立平均漲幅2.05%,私立平均漲幅0.09%


 看看以上的列表,誰才是讓學費高居不下的元兇?就是手指著陳水扁總統謾罵的中國派泛藍集團。

 1993年國民黨執政時,教育部宣布公私立大學學雜費差距縮小政策展開,公立大學大幅調漲,不過之前就漲得不像話。1995年行政院教改會指出低學費政策不合時宜,當時行政院長正是連戰。

 讓大學學費高漲、飆漲的正是罵得最凶的泛藍中國派,反對高學費政策的團體其實早在1990年代初期就上街頭抗議;如今中國派媒體和政客卻塑造成陳水扁執政後,讓大學學費高漲,大家都念不起。

 面對學費高居不下,加上1999年開始實施彈性自由化收費,各校可以自行決定學費調幅(不得超過10%)之後,扁政府除了應該將學費調整的過程說明清楚之外,還應該將獎學金政策徹底落實,鼓勵企業、基金會、學術機構等提供獎學金;另外,政府可以配合國家整體發展需求提供人才培養的獎學金,而非一再強調助學貸款利率問題。學生需要的是獎學金,而不是借錢;國家需要的是人才,而不是因為貸款而扛債的錢奴才。

 陳水扁政府、民進黨中央面對高學費的批評,說不清楚、講不明白。讓中國派媒體和泛藍中國派政客抹得像黑人一樣,坦白說,實在怪不得別人也。

(2003.07.17)

 (http://www.southnews.com.tw)

最近更新目錄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