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台灣為榮,他就會越來越好


/王秀云(Durham . England)


http://www.southnews.com.tw

 最近在 University of Durham (in U.K.)客座旁聽,上個月閒來無事,就到圖書館Durham University Library 翻閱一些 Sociology 的書。看到一本厚重的社會學類似教科書的大學用書,書皮挺好看的又很新,是2001版的第四刷,隨手翻到一張世界地圖。

 它把世界分成三種,即所謂的第一世界國家、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國家,而台灣竟被歸類在第三世界國家。這真是件不可思議的事!

 第一世界國家很顯然地就是指歐、美、日、澳洲、紐西蘭、南非等擁有多個政黨生活水準較高的地方;第二世界國家則是指共黨國家。包括前東歐、蘇聯、中國大陸;第三世界國家即為不歸於此兩類的國家。

 這實在讓我氣憤,在英國人的眼中也許台灣只是一個地處遠東的小島,他們不了解台灣,沒有到過台灣,竟就如此草率的評斷台灣。當下我就抄下了作者、書名、出版社,幾天後我寄了一封信到劍橋(因為這本書是劍橋出版的)。

 我只寫了短短的二百多字,信中說明了台灣人民不但有權選舉總統、立法委員,而且目前就至少有民進黨、國民黨、親民黨、新黨、臺聯五個政黨,並將台灣自一九九九年到二○○二年的國民所得、失業率、痛苦指數附上,台灣的痛苦指數(也就是失業率加上通貨膨脹)和英國、德國、法國、美國比較起來,是最最最低的,台灣政府有效控制通膨而且為了能仰賴出口貿易的優勢,使得台幣在國際市場上相對弱勢,但是在民間購買力上卻是比世界諸國強得許多,我不知道為何台灣是屬第三世界國家?

 五天後,我收到了一封倫敦政經學院 (LSE) 院長寫的一封信,他說他去了一趟台灣。感謝我在信中提到的幾個觀點,他會在下一版書中作更改,並親筆簽名。這時我才恍然大悟,原來他就是到台灣去演講(第三條道路)的倫敦政經學院院長安東尼紀登斯(AnthonyGiddens)。

 經過這件事之後,我有了些感想和反省:

 我之前有沒有為台灣做過什麼?即使是為台灣說一句話?也許之前或現在一直住在台灣的人,批評台灣哪裡不好,政府哪裡無能,社會哪裡變態....有些人或許對美國、或是歐洲有些嚮往,或許覺得國外比較先進,人民生活水準高,所以有很多輿論會毫不懈怠的討罰政府,或是嘲諷台灣政治,甚至自貶台灣的地位。

 網路上更常看到許多人,用尖酸的言論披露政府和民間的腐敗,好似因此突顯自我的卓越見解!除了痛斥弊端....有沒有想過:妳/你為台灣做過什麼好事和努力?

 經過這些激烈的怒罵,我們習以為常的認為:台灣本來就是這樣....也因此讓這種思想加劇地惡性循環著,然後從上到下(政治官員到小老百姓),久而久之就喪失了對國家的認同,或是說對台灣的自信!

 如果你們覺得立法院打架很丟臉,甚至丟到國外去了,之前和駐愛丁堡辦事處處長會談時,他說,英國的議會制度也是經過百年的演進才有今日的紳士問政。之前政治是貴族的專利,而他們的問政模式是用劍互砍的,聽到誰的言論不爽就直接拔刀互殺,好讓那個人閉嘴!

 因此之後議會規定不得帶劍入場,但是仍有人因立場不同或言論刻薄遭刺,因為他們改夾藏匕首進入議院,匕首適合短距離行刺又不意被發現,這才叫做「野蠻政治」,所以現在他們黨派座位分左右兩邊,而中間的距離正是用劍或匕首都刺不到的距離。

 我們是不是對台灣期望太高以致失望太大,所以到現在開始死心了呢?!還是我們對自己信心不夠....又自怨自艾,自我打壓?亦或是....我們民族性深沉的自卑在作祟?是否要給台灣多點時間和愛?

 來英國生活一陣子後,海外學生的一致反應都是:還是台灣好!

 英國人挾著往日帝國的餘威驕傲的活著,有著島民的狹見,卻固執且自傲著。英國在地理環境,生活條件上都沒有比台灣好,可是他們一直覺得他們很好,他們以自己的國家為榮,如果一直覺得自己很好,慢慢的....你真的就會越來越好!

 他們的新聞通常只有三或四則新聞,沒有血腥暴力的畫面,報的多是國際新聞,醫療保險NHS的新政策,足球比賽、英國人喝掉多少啤酒?罷工、遊行、手機失竊的問題探討,新發明等....

 前人種樹、後人乘涼。英國人一直在乘涼.....我們是不是也該種些樹,讓我們的後代也以祖先為榮....

(2003.06.29)

 (http://www.southnews.com.tw)

最近更新目錄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