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名額下的女性政治學


/劉庭軒(全國學生扁友聯會中興大學聯絡人)


http://www.southnews.com.tw

 在世界女性主義的風潮之下,女人和男人的競爭條件越來越相等,在同等的立足點下,在各行各業出現了以自身能力,獲致領導權位的女生,也推翻了上一世紀強調男女之間先天智能上差異的理論!

 儘管眾多領域裡,女人早已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地位,但是在政治的領域上卻才像是剛甦醒一般,仍舊得憑著保障席次來獲得當選的機會!而這種保障席次實際上卻比保障身心障礙者工作權的事更受到質疑!怎麼說呢?在同樣能受教育的情況下,女性卻能夠擁有這種特權,而賦予這種特權,在當初或許是一種美意,一種讓民眾漸漸接受女性當政者能夠和男性有著實質上的作為,但是幾年之後,這樣的特權應該被收回才是。身心障礙的障礙是先天的,也因此和肢體以及心智健全的人相較之下,相對的弱勢,加以優渥保障工作權是有其正當性的;但是,在女性和男性同樣的立足點之下,再加上已經有許多女性從政者憑著自身的努力問政,已經能夠獲得大眾支持之下,保障席次無疑只是一種對女性的輕視,以及成為父權操縱的變相工具而已!

 在各種大小選舉裡,女性候選人增長的速度十分的快,但是,卻有另類的現象產生,就是某某女性候選人,打著父執輩或者是丈夫的名號,代父或夫出征,這其實就是父權主義變相操作的手法!甚至有些女性候選人,學經歷都不顯赫之下,靠的是保障席次得以獲選,也因此,很難期待這樣的從政者能有所作為。像是前一陣子某位猛炒作新聞的女立委,最初也是靠婚變而搏得菜籃族的同情票,一把鼻涕一把淚的畫面記憶猶新,和前陣子就迸出老處女風波對照之下,可以發現,她並不是真的了解基礎地尊重女性的立場!

 女性議員或是女性立委的選出,就應該多為女性的權益謀求法源基礎,但是一個不尊重女性自身的女人,能夠真的為投給她的菜籃族同胞盡心力嗎?或者,她只是利用這樣的婚變事件,求得選票以圖利自身呢?

 而最近,花蓮縣長補選的事件,看見的是日前過世的花蓮縣長夫人,決定出來參加補選,她近日的喪夫之痛著實難受,但是,她參加補選的工作,雖然說她是為了完成丈夫的遺志,但是實際上,她尚未有任何從政的經驗,如果靠的只是人情以及同情票當選,那麼,補選之後,對一個政治新手而言,迎面而來的是全新的挑戰,一些新的作業,或是進行中的公共建設等等,她又怎麼能夠在沒有適應期的情況下,達到選民對她的期許呢?

 各種情況考量之下,女性從政者的基本要件也是學經歷,以及是否能夠真正達到為大眾甚至為女性謀福利的目標,當一個女性從政者不懂得尊重他人以攻訐別人來獲得選票,或者是當一個女性從政者淪為利用的工具,那麼女性從政者的存在必要與否是存疑的。

(2003.06.09)

 (http://www.southnews.com.tw)

最近更新目錄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