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全國工商協進會和聯合報系共同舉辦以「探索中國,前瞻台灣」為題的產經論壇。邀請日本的《中華聯邦》作者大前研一與《中國即將崩潰》的美籍華裔作者章家敦發表專題演說。大前研一的主要觀點是台灣與中國「走向中華聯邦」是「歷史必然」,「中華聯邦越晚出現,台商越沒優勢」。章家敦則持完全不同的看法,他說:「中共五至十年內崩潰」,並警告「接受一中,等於先投降」,台灣將喪失主權獨立的立場。兩位博士提出迥然不同的觀點,引起台灣企業界的一陣衝擊。然而,會後一般認為對中國大陸的看法,與其極端,「不如中間最好」。
事實上,台灣的政經界對大前研一這位所謂的「經營策略專家」,似乎過分抬舉了。
首先,我們必須了解大前研一這位「專家」的經歷背景。他的主要經歷是在美國學了一套經營策略,回日本後,在美商麥肯錫經營顧問公司工作近二十年,可說是經營策略廣告公關的能手。在1990年代,日本經濟泡沫崩潰,企業界普遍渴望美式經營模式來改革日本經濟體制,大前趁勢而起,在財經界上發表無數經營策略文章,進而進攻政界,組織「平成維新之會」,並參選國會參議員,及東京都知事(市長),企圖打響知名度,但事與願違,大前的理論,無法擠進日本主流社會。此時正逢台灣在90年代經濟突飛猛進,民選總統剛剛就任,便趁勢伸手台灣,拓展境外版圖。台灣政黨輪替後,看好中國經濟,兩年來便轉道中國,幫中國以經濟策略統戰台灣。
1996年民選總統李登輝就任不久,大前研一不知透過什麼管道,獲准晉見李總統。當時筆者是駐日新聞處長。有一天總統府來電,要新聞處與大前先生聯絡,安排晉見總統日期以及有關資料。大前除了提供訪問主題外,並要求額外加三位各代表不同雜誌的記者同行。筆者表示無法同意,大前竟大怒,堅持機票旅館都訂好了,不能臨時改變。筆者當時就意識到此人來路不正,但侷於總統府的決定,只好提出折衷辦法,准予讓三位記者隨行,但不准發問,僅以隨員身份陪座,同時要求大前的文章在出版前由新聞處先予過目。當下大前同意,次日新聞處發函寄出雙方同意書,確認對方意願承諾,於是順利成行。過了些時日,大前訪台返日後毫無動靜,正猶疑中,到書店查看究竟,竟然發現《周刊Post》(以刊登美女裸體為號召的八卦周刊,銷路一百萬份)裡李總統的整頁全身照片與美女的全頁正面彩色的裸體照並排出現,氣急敗壞之下,向大前研一提出嚴正抗議,他竟反駁說「你們真是不懂李登輝自由民主的真諦!」這是一國元首的國格問題,與自由民主何干?大前的矯詐強辯,不擇手段至此,難怪他永遠無法打入日本社會主流中生存。更遺憾的是,他竟在此次訪問中,取悅於李總統,進而獲聘為「中華民國政府顧問」,令人百思不解。
進入廿一世紀後,全球經濟開始疲弱,中國卻看來一片榮景。於是大前拋棄他在香港回歸前的唱衰香港論調,即時轉道中國。在2001年取得遼寧省長薄熙來(共黨元老薄一波的兒子)的「特別認可」,在大連開創新事業,專門培訓廉價的中國日語人才,在大連當地的大學特准設置「日本業務學部」,以便供應他所創辦的資訊軟體處理公司就地取材。這項事業已引起日本當局的關切,因為由此機構,日本的商業情資很容易流入中國的情報機構。
為了回饋中國當局的厚待,大前在去年一年中出版了所謂的《中國三部曲》三本書。在2002年3月出版了《力用中國》,6月出版了《中國,出租中》,11月出版了《中華聯邦》。這本書提倡台灣應在兩年內與中國共組中華聯邦,台灣錯過這次良機,將難以生存,並鼓勵台灣企業西進,才不會造成產業空洞化云云。
他在短短的一年中,粗製濫造了三本書,一來昧於國際關係的專業知識,二來疏於對中國問題的深入探討;因此,日本主流媒體對這三本書沒有給予任何書評,幸好聯合報大幅吹捧,尚可聊以自慰。
近日,在一場與十餘位對中國問題有深入研究的日本中國問題專家及媒體界人士聚會中,提及大前的觀點,他們一致認為大前是一位經營策略的公關人士,而不是中國問題專家,更不是國際政治學者,他對聯邦、邦聯或國協的定義渾沌不清,連最起碼的定義概念都沒有,而卻能引來那麼多的企業重量級人士與會,真是嘆為觀止。(張超英/前駐日新聞處處長)
(2003.04.18) (http://www.southnews.com.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