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宋配在情人節正式成軍啟動,2004年總統大選泛藍陣營佈局,已經大勢底定,陳水扁總統競選連任的團隊,也必定要在短時間之內正式展開,迎向連任挑戰。面對未來一年的競選之路,扁團隊「拚選舉」的意味已經漸漸濃厚,行政團隊擔負拚政績的第一線要角,尤其動見觀瞻。 ◆政見完成率 不到五分之一 從農曆年前內閣改組大地震危機,到開春之後陳總統對於游揆充分信任,內閣大致保持穩定的局面開展,游內閣團隊對於拚選舉、拚政績的壓力,已經大於過去一年的運作。 根據行政院的統計,針對陳水扁總統在2000年總統大選中所提出的政見,進行實現率統計,由行政院列管總共349項的政見中,目前只完成了61項,完成率不到五分之一,行政院長游錫堃表示相當的不滿,要求相關部會首長要提早針對未達成的政見,提出時間表。 從行政院近日搶先在立法院二月底開議之前,開始針對大選的部署進行整備,包括擬成立中部辦公室,增進施政力道與效率,已經可以強烈的感受到,來自2004年總統大選的壓力,開始帶給行政團隊相當大的急迫感。 消息來源透露,農曆春節假期期間,阿扁總統在官邸分別約見各部會首長,垂詢施政內容與展望,在某些首長與總統會面的時候,游揆並未列席。據指出,在阿扁總統與某些特定首長會談的時候,深深感覺到這些首長對於政府整體拚政績的戰鬥意志,並未有明確的了解與感受,以至於整個施政節奏依舊停留在舊政府時期的思考,難脫官僚習氣。 阿扁總統對於游內閣團隊拚選舉的步調,有某些意在言外的影響。而阿扁總統在約見完部會首長之後,經過長時間思考,對於府院之間在互動之中凝聚拚政績能量,有了不一樣的看法。 ◆溝通與協調 確保體制運轉 分析起來,在中華民國五權憲法的奇特體制之下,雙首長制的運作一直充滿矛盾與窒礙,必須靠體制外不斷的溝通與協調,才能在執政節奏上取得一致的步調。台灣總統民選之後,整個政治體制已經明顯的向總統制靠攏,而行政院長是否是一位稱職的「幕僚長」,或者是自有施政定見的閣揆?扁政府施政三年以來,一直都在磨合中求共識。 游錫堃接掌內閣之後,以他曾經為阿扁重要核心幕僚的身分,照理說應該是一位相當稱職的幕僚長,而外界也一直對游揆謹守分際、忠實執行總統意志的能力,有所期待,而他也確實有扮演好這個角色,施政初期確實展現效率,立刻端出「2008國發計劃」等大菜,讓外界耳目一新。但是,卻由於之後的農漁業風暴等重大施政挫折,這個令外界期待的角色反而驟失焦點。 游內閣號稱在穩定中求政績,卻總令人有施展不開的窘困。對照前任閣揆張俊雄,雖然施政因為立法院的強烈杯葛而滿身是傷,卻也有像是「停建核四」等讓人耳目一新的開創性手筆,雖然後來因為政策轉向而飽受批評,卻也一定程度展現出內閣團隊衝破困境的格局。反而是游內閣上任之後,多位內閣閣員充滿前朝僚氣,只求守成而不求突破,少做少錯的心態,讓扁政府最後一年要展現成績,與預期中有相當的落差。 也因此,阿扁總統農曆春節單獨約見部會首長,表面上看是一種慰勉團隊工作辛勞的貼心舉動,但是實際上卻有總統跳到第一線,重新掌控內閣團隊執政節奏,上緊發條的思考。就五權憲法雙首長制的內涵而言,總統雖然無法跨越體制,親自主持行政院院會主導施政,卻可以在幕後掌握決定性的人事權,以決定閣員甚至閣揆的去留,來重塑自己的施政效益。而陳總統近期親自出馬作功課,即使沒有立即的大幅換人,也帶給內閣團隊相當大的壓力。 ◆更換舊組合 阿扁陷入長考 對於更換行政團隊組合,阿扁總統在農曆年前後陷入長考,目前雖然暫時維持游內閣原貌,但是,進一步更換閣員的思考卻從來沒有停過。近日,法務部長陳定南與內政部長余政憲相繼以短期內見施政績效,否則去職的豪語自我期許,其實就與阿扁總統要求內閣團隊上緊發條有很大的關係。 據了解,原本排定近日將會決定的行政院發言人一職,目前似乎有暫緩的跡象,行政院可能有進一步針對人事佈局的全新思考,即將在近日之內啟動。目前由行政院秘書長劉世芳暫時代理發言人一職,也引人多所聯想。有政壇人士解讀,要換一位發言人上任,對於閣揆來說是很簡單的事情,許多人選也已經備便,為什麼突然叫停?其中充滿玄機。 原本已經鎖定特定人選的發言人一職,在農曆年後原本就要更換,卻在近二週延後,這與阿扁總統親自操兵內閣團隊有很大的關係。如果情勢許可,也許這一波本來只是簡單更換發言人的人事異動,會擴大成內閣團隊局部異動。而依照目前的情勢來看,游錫堃本身也已經有面對山雨欲來的準備。而月底立院開議之前,游內閣是否會有大動作,也值得觀察。(2003.02.20《新台灣》) (http://www.southnews.com.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