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敢說台灣的投資環境不佳!


邱莉莉


台、中問題《經社篇》

 首頁 政治修理站

 農曆年前,英國經濟學人資訊中心公布最新一期的全球展望報告指出,台灣未來五年的經商環境,在全球60個接受評比的國家中居第18名,在亞洲國家中名列第3,總得分與前次調查相比,從7.27進步到8.02,整體評價更從「良好」調升至「非常好」。

 近年來,類此對台灣投資或經營環境的肯定報告,頻出屢現,美國外交政策雜誌與A.T.Kearney國際顧問管理公司聯合發布2003年各國全球化排名,台灣在62個評比國家中排名第34,其中經濟部分名列29、科技部分竄躍17。
 去年末瑞士世界經濟論壇(WEF)發布2002年全球競爭力評比報告,台灣在成長競爭力(由科技指標、公共政策、總體經濟環境三大指標構成)總排名擠進世界第3,僅次於美國、芬蘭,與2001年相較,「總體經濟環境指標」大幅進步9名、「科技指標」則進步兩名。
 而由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編製的2002「人類發展指數」(衡量平均壽命、教育程度、經濟水準三個領域統計數值)也指出,全球174個國家中,台灣的「人類發展指數」排名23,居四小龍之首,屬於聯合國定義的高度人類發展國家。 

 上述這幾家調查單位,都是頗有聲譽的國際性經濟研究機構,他們透過各大小項指標、統計資料、專家調查等方式進行評比,專業性與客觀性皆有其公信。不過,雖然外人眼中的台灣是一個擁有進步文明、成熟市場經濟制度的經貿國家,經商、投資環境也均名列前茅,但是島內的人民,一定會感到納悶,台灣經常被國外讚揚的「投資環境」,為何近年來竟成為眾矢之的,甚至淪為錢進中國的台商最常用的藉口。

 前往中國的台商常說,台灣的投資環境不好,為了企業生存,所以,他們不得不植根中國、放棄台灣。但這樣的說法成立嗎?我們先針對上述機構對台灣與中國的調查做個比較:

 英國經濟學人的經商環境排名,台灣18、中國38;
 美國外交政策雜誌的全球化排名,台灣34、中國51;
 瑞士經濟論壇的全球競爭力的報告,台灣第7、中國33;
 聯合國人力發展指數排名,台灣23、中國97。

 從經商環境、競爭力、全球化程度、人力素質等攸關經濟發展的調查,我們可以發現,台灣在這方面在全球的排名都可算是前頭佼佼者,與中國相較更是呈現「穩定領先」 的優勢局面;不過很諷刺的是,這些主觀認定台灣「投資環境不佳」而拒絕加碼投資的企業,卻忙著爭相到「投資環境欠佳」的中國落腳,如果說「投資環境」真的是企業決定是否深耕的評估重點,那麼我想,台灣是不應該在企業策略發展版圖中缺席的。

 台灣有成熟的民主政治、市場經濟做為投資環境的大支柱,高素質與重情義的台灣勞工亦是中國遠無法企及,這些是全體國人長久打拚所奠基而成的,這種整體的競爭優勢,是中國短線「成本優勢」所難以取代的。誠然,台灣尚有若干不合時宜、過於嚴苛的勞動法令與環保法規需要修訂,政府也應該要在獎勵投資的租稅優惠更加把勁,以徹底改善投資環境,不過,若以「投資環境不佳」為名,棄台灣、愛中國,這是嚴重違背事實,邏輯上也難以自圓其說。

 那些一心前往中國的企業,問問你們自己,台灣的投資環境要改善到何種地步你們才願回頭扎根?你們要的是可長可久的「 好投資環境」,還是僅求割喉競價的「低成本環境」? 

 陳水扁總統在農曆年新年談話,意有所指的說,「用心、關心是最好的投資」,其實要改善台灣投資環境,需要的正是政府與企業不斷灌溉、用心關懷,「開放」、「三通」不但不能有利投資環境改善,反而會使問題更加惡化。「樹頭若穩,不怕樹尾做風颱」,要賺世界的錢,經濟體質必須健壯,「投資環境」是台灣最具優勢、也是國人集體施肥而成的養分,我們不能因為「三通」,而糟蹋了它。(邱莉莉╱台南市議會議員)
(2003.02.07)

 

最近更新目錄

[http://www.southnews.com.tw/sos/net_01.htm]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