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揚台灣話的語言美學


施並錫


 首頁 政治修理站

 一位友人很愛聽綠色和平、TNT電台,然而他表示只要聽到叩應就立刻關掉,理由是那些叩應的台語粗
鄙難聽,缺少語言美感。

 語言是族群的精神細胞,它不單是溝通工具,更是人們內在涵養與智能的表露。從語言的表達可鑑定族群品質的優劣。台灣人自古克勤克儉,芋葉包蚵仔;舊報紙包豆腐的儉樸美德,造成台灣人ㄑ一ㄣˋㄘㄞˋ而不重包裝的生活習性。從穿著到說話,幾乎不懂如何考究。

 日前有位中年男子因一句「x」字而被判公然侮辱罪,罰款三千元,真是「死於話下」。事實上,有這句髒話口頭禪的台灣男士為數不少。可惜精神細胞不發達的台灣人較不懂「罵人不帶髒字」的巧妙。開口常「x」實在不妙。

 很多人都承認,福佬台灣人的語言能力普遍不好,尤其男性福佬口才更差。從八卦電視政論口水戰節目,常看出參與的台灣人沒有幾位能抵擋中國人兩片唇口水噴的凌厲攻勢。能言善道的「秦客族」口若懸河,所向披靡,辯得台灣人一愣一愣的,有理反變成無理而難以招架。

 台灣人數百年來被統治者教育成為「有耳沒嘴」的緘默族,向來俱有「ㄑ一ㄣˋ/ㄘㄞˋ/ㄍㄨㄥ/‧ㄍㄨㄥ/‧ㄌㄟ」的語言習氣。故台人語言表達平均成績較差。吾人若注意台灣人電台叩應聽眾,甚或一些主持人(更應包括普羅大眾),台灣話的表達是:

 一、講者未能事先腦內擬稿,文法錯誤百出,語意不明確,架構鬆散,咬一大堆螺絲。

 二、吆喝吶喊的江湖氣,菜市仔腔太重,致使呈現濃濃的土氣俗氣惡霸氣,遠離斯文悅耳之境地。

 三、贅語(即話屎)太多,聽起來有智能不足,憨型憨型的感覺。贅語或緩衝語用太多的原因是說話者思考反應不夠敏捷,必順藉贅語填塞其思考遲鈍間隙。

 普遍台灣人說台語常在「ㄝ....」個不停;「這個ㄋ一ㄝ,那個ㄋ一ㄝ地ㄋ一ㄝ個不停」;「‧ㄏㄛ/‧ㄏㄛ叫‧ㄏㄛ個不停」;每說兩句話,便出現反間詞「對嘛!對嘛!」,這是信心不足的族群之語言習慣;「ㄏ一ˋ/一ㄝ,ㄐ一ˋ/一ㄝ個不停」「一ㄝ/孫/ㄌ一ㄚˊ/ㄌ一ㄝ」太多;亂用「算ㄍㄨㄥ算ㄍㄨㄥ」(算是說);穿插「有嘛!有嘛!」的反間語頻率太繁;濫用「ㄏㄟ沒!」(即那不就在那兒嗎的意思);其他不勝枚舉。

 但望台灣人多多向台語一把罩的專家如李鴻禧、燦哥、民視廖天恩、黃國師、《早班車》張君、《綠和》周明鳳、李南衡、徐國勇、沈富雄、洪奇昌、李敏勇、李魁賢等人學習之但祈未來台灣人說母語能順暢無比,再也聽不到「大舌猴擱愛啼」缺乏語言美學的南蠻鴃舌。(施並錫/知名畫家/本文為《綠色短評》播出稿)
(2003.02.06)

 

最近更新目錄

[http://www.southnews.com.tw/sos/net_01.htm]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