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統派媒體與泛藍政治人物大力推銷蔣經國時代,要台灣人民緬懷過去的光榮歷史。我們應該如何認識蔣經國在台的統治?
自從國府撤退來台後,蔣氏父子在台灣說穿了就是實施中國人對台灣的殖民地統治,那些走投無路渡海來台的黨軍與大批官僚,只不過把台灣當作是反攻大陸的跳板,念茲在茲的只是如何從中共手中奪回政權,如何利用台灣的資源來累積國民政府的反攻力量。
他們透過官方掌控的媒體,強迫台灣人無條件接受大中國的意識形態與價值觀,反共教條與忠黨愛國都成為教育的主軸,就連民間日常使用的台語也被視為洪水猛獸,唯有北京語才是官方所認同的「國語」。
除了對台灣人洗腦之外,兩蔣也獨攬情治大權,是不折不扣的特務頭子,利用秘密警察與國家情報及治安機器進行高壓統治。尤其是蔣經國,將留俄時期的秘密警察統治術發揚光大,培養特務、黨工,滲入台灣每個角落,連留學生也不免受到職業學生的騷擾與迫害(台北市長選舉時,有不少人指控國民黨候選人曾在哈佛大學擔任「抓耙子」的不光彩行徑)。
戒嚴時期警總與調查局惡名昭彰,恣意對所謂的可疑人士進行非法監聽與逮捕;美麗島事件後,台灣反對運動風起雲湧,蔣經國仍迷信權力,選擇鎮壓,大力搜捕反對運動菁英,海外許多民主鬥士被列入「黑名單」,不准回台。這樣的「白色恐怖」還值得我們去懷念嗎?
少數人恭維蔣經國認同台灣並推動本土化。但真相是這樣嗎?蔣經國的「吹台青」人事政策,並不是用人唯才的制度,而是統治集團「台人治台」、「以台治台」,分而治之的策略。
英國統治印度時,在印度殖民政府大多數官員是印度人,但他們無權參與決策,他們只是執行和落實少數英國長官所決定的政策。國民黨治台,與英國在印度的殖民統治本質上差異不大;儘管官僚體系大多數官員也是台籍的,但他們無權參與決策。
在中央政府,台灣人只能擔任副總統、行政院副院長和內政、交通二部會首長,最為重要的國防、外交、財政和其他部會首長,都是清一色的外省籍。蔣經國雖然收編不少台籍菁英以收買人心和鞏固政權,但用人卻以省籍劃線,充分顯示出蔣經國嚴重的省籍情結,及對台灣人極端的不信任與歧視。一九八八年一月李登輝執政後才逐步推動本土化,解除任用台籍人士的限制,結束外來政權對台灣的殖民統治。
也有人稱許蔣經國晚年解除戒嚴,開放黨禁與報禁。蔣氏政權基本上就是冷戰時期下的產物,以反共抗俄,收復大陸等欺人口號維繫戒嚴體制和獨裁統治,用「萬年國會」以維持其外來政權及壓抑台灣人的政治參與。蔣在晚年覺悟到世界在變,潮流在變,因為台灣民間反對力量壯大,美國與國際社會的壓力,被迫解嚴,開放黨禁,進而改革以維護國民黨政權,談不上有什麼推動台灣民主化的成就。
另一個被泛藍勢力歌功頌德的開放大陸探親,只是為了因應台灣人民缺少對中國的認同,為了防止他們走向台獨,藉由開放前往大陸探親,以注入台灣社會另一股的中國意識。這樣的蔣經國還能算是本土化的先驅嗎?
蔣經國的功過各界的看法不一,但是歷史的真相不能被抹殺。蔣家政權是李登輝先生所說的外來政權,是中國人對台灣人的殖民地統治。泛藍政黨為了向民進黨奪權,不惜美化蔣經國時代,緊抱過時的殘存法統,他們是想爭奪本土化主導權?抑想恢復中國人的殖民統治?(張旭成╱立法委員)(2003.01.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