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經國的主動與被動


/張國財


 首頁 政治修理站

 一月十三日是前非民選總統蔣經國逝世十五週年的日子,許多國民黨目前的當權派和昔日蔣經國政權的共犯結構們,藉著對蔣經國的緬懷、追思與肯定,順便給台灣第一個民選總統李登輝來一個難堪與批鬥。蔣經國的是非功過與歷史定位,一時間又成坊間的熱門話題。

  在沒有正式切入主題之前,首先回顧一下先後兩位「蔣總統」永遠作別台灣的歷史鏡頭─蔣公在逝世時,全國公教人員被逼「帶孝」一個月,歌功頌德的「蔣公紀念歌」如影隨形成天播放,若干婦人「如喪考妣」、哭得死去活來的畫面一再在電視上播放;蔣經國逝世時,畫面樸實多了,人民也理性多了,甚至多得是漠然以對的。

  在蔣經國當家的那些年,每逢蔣介石忌日,到慈湖謁陵的文武百官簡直途為之塞;今天,到頭寮向蔣經國表達哀思的,除了國民黨權貴和蔣家遺臣外,已屈指可數,場面、聲勢自是冷清,不比當年慈湖的盛況。

  要解讀這種現象,說是世態炎涼或時代在進步,大概都可以,也都對。

  蔣經國時代,可粗略概分為一九七○年代到一九八七年台灣解除戒嚴令的前蔣經國時代,和一九八七年到一九八八年一月十三日的後蔣經國時代。

  前蔣經國時代的政治特色,簡單言之,是「主動的」、「白色恐怖的」、「摧台菁(摧殘台籍政治菁英)的」政策─被美國情治單位人贓俱獲的「江南命案」,幕前殺手是竹聯幫份子,幕後主使者顯然直指蔣經國;陳文成命案、林義雄母女血案,雖懸而未破,但是,人民心中自有定論。再加上文字獄及軍警特對民主啟蒙運動的鎮壓,形成台灣牢不可破的白色恐怖網。

  一九八六年八月,民進黨在戰戰兢兢、驚濤駭浪的氛圍下誕生。開放黨禁、報禁的藩籬,不是出於蔣經國政權主動善意的釋出,而是反對人士前仆後繼的戮力爭取,這是無庸置疑的事實。更何況,憑蔣經國全權在握,一切說了算數的地位,要推動劃時代的「廢除萬年國會」、「總統直選」,應該都是輕而易舉可成的,可惜,蔣經國的政治智慧及魄力都不及此。 

  後蔣經國時代,國際社會的民主浪潮已擋無可擋,風起雲湧的反國民黨人士已頭角崢嶸,蔣經國為了免於遭民主浪潮滅頂,被迫釋出權力,端出「被動的」、「改革開放的」、「吹台青(吹捧特定台籍青年)的」對策。後蔣經國時代隨著一九八八年元月十三日蔣氏的去世而倏然終止,要不然,台灣的民主之路會走到什麼地步,恐怕還在未定之天。今天,大家視為理所當然的「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選」,或許還停留在痴人說夢階段! 

  推崇蔣經國的人士,往往把「民主改革」、「走本土化路線」都歸功於蔣經國,這其實是不負責任、別有用心的包裝美化。這些人最不堪質疑的地方,是刻意把「被動化的對策」美言成「主動化的政策」─大家別忽略了相對論大師愛因斯坦提出的第四度空間:「時間」。同樣做一件事,由於時機(timing)拿捏的不同,就有主動與被動之分,其評價及影響也就有高低之別;否則,正義就是正義,又怎麼會有「遲來的正義不是正義」的說法呢? 

  連戰推崇蔣經國「建立廉潔政府」、「同時還有一雙乾乾淨淨的手」,將來史家客觀寫起來,會不會變成「建立白色恐怖政府」、「同時還有一雙血淋淋的手」,爾後歷史自有公斷。至少,憑蔣經國在位時,有絕對的權力,可以做,有能力做,也應該做的許許多多民主改革工程,卻眼睜睜讓其契機隨著時間流逝,到「時不我予」時才想一步一步來,這絕對是權力的怠惰,是沒有藉口與遁詞好說的。

  蔣經國的是非功過,也許不容易以三言兩語概括,「有絕對的權力,沒有主動的改革」,至少是不失厚道的說法。(張國財╱台灣教授協會會員、北社社員)2003.01.15

最近更新目錄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