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阿扁 首頁 政治修理站11

【政治修理站】

阿扁的用人哲學


/張國財


 在民主政治上,交、接棒就像吃飯、睡覺一樣稀鬆平常。上台的,不必喜形於色。下台的,不必惡言相向,這是最基本的民主修養表現。

 12月2日,范振宗在卸下農委會主委的交接典禮上,卻做了一個壞示範。在霸佔演講台的45分鐘內,沒有對自己任內的反省與檢討,沒有對接棒者的善意祝福與期許;反而是大吐其槽,並直接點名李登輝、游錫堃、林信義大肆批判,好像這些人都誤國誤民了,大家都對不起他、誤解他了。唯一沒有被颱風尾掃到的,是現任總統陳水扁,理由是:我沒有支持陳水扁總統,他還派官給我做,言下之意:只有陳水扁總統知人善任、慧眼識英雄啦!

最近更新目錄


 范振宗的臨去秋波,已不是有沒有「政治倫理」的問題,而是牽扯到更根本的問題核心,用人的哲學!

 日前,前總統李登輝一語指出民進黨「只會選舉、不會治國」的現狀。如果李登輝所言中肯,那也只是果。因嗎?用人有敗筆大概難辭其咎。

 首先,把鏡頭轉回到陳水扁在台北市長任內吧。陳市長讓人無法與扁團隊聯想在一起,以跌破眾專家眼鏡的方式,挑選單小琳執掌台北市教育局。理由如果是民進黨內沒有教育專家或本土的台灣教授協會裡沒有足堪勝任的人才,那都罷了,否則,憑什麼讓深懷統派色彩的教育黑手繼續污染台灣人子弟呢?

 單局長在阿扁競選台北市長連任的選舉中,是扮演怎樣的角色?說知恩圖報是太泛道德、太醬缸了,那,在職業良知及阿扁超過七成的施政滿意度上,至少保持行政中立,不算是過分的要求吧?然而,這些場景不曾出現,單局長選擇的是:跳出來,給扁團隊批鬥和難堪。 

 用人不當的後果,就是這樣。飼老鼠咬布袋!

 時序推到二○○○年後。

 當日本漫畫家小林善紀以「台灣論」一書在台灣掀起一陣旋風後,蔣家政權的胡作非為躍然紙上。無力可施的統派,只能在「慰安婦」上作文章,圍剿許文龍、金美齡,並企圖掀起反日風潮。

 時任內政部長的張博雅,竟然隨著統派魔音起舞,大開起民主倒車,和扁政府大唱反調,執意對小林善紀發出貽笑國際的「限制入境」令。中國官商到台灣耀武揚威、大談一個中國,不虞被限制入境,以漫畫述說蔣家政權罪孽的日本人倒被限制入境,真不知道張博雅是那一國的內政部長?

 當然,張博雅在離開內政部,轉而尋求考試院副院長的立法院同意權時,「人格特質」終於完全展現出來,在直奔泛藍懷抱,刻意與民進黨姚嘉文保持距離,卻慘遭台聯放鴿子後,又不甘寂寞地南下高雄參選市長,這一路走來,始終予人唯我獨尊的鬥雞形象;在講究服務團隊的今天,用這種人,對外火力不能集中,對內則有扯後腿之虞。

 范振宗雖然早就抬民進黨的旗子,可是,當年陳定南和宋楚瑜「末代省長」之役,看看新竹縣陳定南得票率之悽慘難堪,就知道范振宗當時有多「用心」了!

 二○○○年總統大選,范振宗更絕了,乾脆「打著綠旗反綠旗」,力挺許信良,試圖挖民進黨牆腳。

 突出重圍的陳水扁,並沒有從單小琳的歷史教訓中學得教訓,以為用個客家人當農委會主委,對二○○四年大選的客家票源會有所助益,卻沒搞懂,你有你的打算,他有他的盤算。 

 雖然說,「打天下」和「治天下」不必然是同一群人,但是,在打天下時扯後腿的人,治天下時授之以權柄、重任,是「用人唯才」還是「搬石頭砸自己的腳」,能不戒慎乎哉?

 更何況,當高等教育普及到不再是奢侈品之後,「沒有任何人是不可或缺的」,「沒有任何一個位子上的人是不可替代的」現象就愈來愈明顯。用人的哲學,變成除了基本的學、經歷外,個人的意識形態、人際關係等「人格特質」,反而是更應列入考量的決定因素才對吧?

 個人英雄主義的時代過去了,而,除非六神無主、人云亦云,否則,一個正常人,誰沒有意識形態?

 職是之故,爾後政府各層級在用人之際,除了才學之外,更要看看「人格特質」。(張國財╱台灣教授協會執委,北社社員)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2.12.19)

TOP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