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政治修理站11

【政治修理站】

新政府施政為何荊棘滿途?


/謝赫民


 許多政治學家早就提出一項政治學理論,政權的更迭完全繫於人民對執政者的「希望(Hope)、失望(Disappointed)、到最後的絕望(Hopeless)」。台灣在政黨輪替後,民進黨此刻正走在讓選民失望,但尚未到絕望的十字路口。

 北高市長、議員選戰終於落幕,從泛藍、泛綠之得票結果來看,相當程度反映中產階級及無黨無派中間選民對扁政府的失望與不滿,民進黨之所以能拿下執政權,毫無疑問完全是承蒙中間選民的厚愛,然而二年半後,許多當初渴望新政府能有所作為,大刀闊斧,剷除過去國民黨執政時期的積弊,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基本要求,卻統統化為泡影,人們在無奈與無助之餘,只好以選票對新政府作一嚴肅的警告,讓民進黨能知所警惕,因為民進黨如果越走「越回去」過去國民黨的老路,那麼試問人民何須推動政黨輪替?從軍公教百分之十八優存利率與農漁會信用部改革方案之政策急轉彎,可說將新政府執政缺乏魄力發揮得淋漓盡致,令中間選民失望已極。

最近更新目錄


 民進黨絕不能讓選民絕望,陳水扁日前在中常會檢討選情時表示,選後檢討應由他本人檢討起,身為總統與黨主席,他要對北高選舉結果負起最大的責任,他個人一定會反躬自省,聽取各界指教,民進黨的當務之急是「拚經濟」與「大改革」,目前民進黨思考的只有改革經濟的問題,沒有總統大選的問題。本人認為;阿扁的想法的確是做為一個政黨領導人及總統應有的醒悟,因為民進黨現在已走到政黨會不會再次輪替的十字路口,再徬徨、躊躇不前就來不及了。

 台北市長選舉,民進黨已流失二十萬票,這些流失的選票應歸納為「對民進黨失望」的中間選民,亦即「無黨無派」的中產階級,這些中間選票一部分投給馬英九,但大部分則採取抵制,拒絕出來投票。經過統計、分析的結果,本人發現馬英九的八十七萬票,其實只比四年前馬英九加王建宣的八十萬票多出八萬票,李應元則保住民進黨基本盤,因此民進黨流失的二十萬票,應該是「大部分中間選民沒有投票」的結果,也就是中間選民對民進黨執政能力徹底的失望,而以選票作為無言的抗議。

 民進黨中央認真地面對台北市長選戰慘敗的事實值得肯定,對民進黨而言,首都之選的落敗,固然在預料之中,但是懸殊的票數差距,以及只守住近三成六基本票的結果,卻讓黨內各派精英詫異不已,民進黨人無不發出警訊,痛陳在中間選票上嚴重流失。

 民進黨內勇於反省的力量從來不曾中斷過,但時間已不容許民進黨再停滯不前,因此,台北市長敗戰已清楚地指出中間選民對新政府改革的失望。今後如何立下典範,重拾民心,將是決策者的當務之急,忝為一介中間選民,本人對民進黨一向寄予厚望,所謂「愛之深、責之切」,期望民進黨千萬勿辜負選民的一番心意,否則只有再次政黨輪替,夫復何言?(謝赫民/北社財經組副召集人)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2.12.16)  

TOP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