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修理站首頁

蔡英文路線就是總統敗選的基本原因


/林環牆

 分享 Windows LiveGooglepluk


 台灣是一個有情的社會,但也容易濫情。台灣社會上已有各種人才,但台灣人民仍缺乏自信。台灣人民不安,常常想像自身處在無助的急流中。也因此,台灣人民需要隨時緊握浮木。

 蔡英文,就是總統大選以來,台灣人民的浮木,你要保護她,你不能批評,批評就是破壞團結。這當中充滿了情緒和矛盾:其實,領袖是必須接受淬煉,領袖是要來領導人民,而不是要來追隨人民。

 但蔡英文從未申張台灣未來的走向。她很小心。因此,台灣共識裡面沒有內容。也因此,讓自己陷入被對手步步進逼追問的窘境。

 要當總統領導台灣,卻又刻意模糊台灣未來的政治方向,自然難以激發台灣選民熱情,加上切割前總統陳水扁及其八年執政,結果,南台灣綠營大票倉開得難看,投票率又遠低預期。

 這次台灣總統大選,民進黨敗選,而且是敗給一個施政「不滿意度」,一值高於「滿意度」的現任總統。馬英九執政前三年(2008,2009,2010),政府財政惡化,台灣實質GDP平均每年真正的成長率只有1.51%而已,實質薪資停滯,財富分配惡化,失業率又高居東亞四小龍之首。整個社會中產階級鬆動,大環境本應有利於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

 但是,選戰期間,蔡英文側重公平分配的左派經濟論述,不僅沒有如預期大贏南台灣,而且也顯然沒有說服都會選民,而在北台灣大敗。左派經濟論述的公平正義,並沒有錯,但蔡英文的經濟發展論述薄弱。沒有發展,就沒有經濟成長,也就沒有進行分配的可能。台灣人民要分配公平,更要發展機會。

 蔡英文曾說要「翻轉治國軸線,創造台灣發展的藍海」。但台灣未來經濟成長的「新引擎」,在那裡?應該是什麽?應該如何建構?台灣與中國透過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會不會因為政經緊密整合,而進一步威脅台灣主體,以及弱化台灣建構未來經濟成長新引擎的能力?這些都會影響或決定台灣未來的發展路徑。

 包括蔡英文在內的一些民進黨人士常常強調世代交替,但民進黨新世代的戰略論述和擘劃功力,顯然不足。這次總統選戰敗選的基本原因,相當程度,就是出在於台灣未來走向不明,切割前總統陳水扁,以及經濟發展論述不足的蔡英文路線。

 二十餘年來,台灣與中國關係的主旋律,就是年年日益加深的台、中經濟整合。在這個主旋律下,台灣經濟成長動能弱化,工作機會流失到中國,薪資所得已滑落到GDP的50%以下的戰後空前低水平,危及社會中產階級,而中國影響力更已威脅到台灣的獨立自主。

 此際,應該思考的,是如何擘劃守護台灣與發展台灣的中、長期策略。民進黨謝長廷反而主張要貼近中國國民黨的中國政策,難道這是斯德歌爾摩症後群?(林環牆/美國北卡大學經濟學副教授暨「台灣公共政策諮議會」研究員)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12.0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