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修理站首頁

消失的47%全民調母體


/陳凱劭

 分享 Windows LiveGoogle pluk


 這兩天及最近兩個月,各政黨都在進行明年總統、立委黨內初選全民調。但是,很少人知道,民調的母體(準備被抽去做電話調查的樣本)是怎麼來的。

 以民主進步黨為例,全民調的抽樣電話號碼,是以12個月以前全國「中華電信電話號碼簿」的「白頁家用電話」為母體。總母體數為427萬筆(台灣家用電話總戶數為795萬戶)。也就是說,只有53%的家戶電話在抽樣母體中,有47%的家用電話根本不會被抽到做民調。

 上世紀以前,電信局每年都會印「白頁家用電話號碼簿」及「黃頁營業用電話號碼簿」給用戶,基本上是依縣市為單位。因為每年都會收到2-3本的電話號碼簿(人越多的縣市越大本),電信局被罵浪費不環保,後來改變政策,不再主動發放,改成有需要的用戶帶電話費收據主動去領才有,不想領電話號碼簿又有查號需要者,就打104、105。這使得原本一年要印數千萬本電話號碼簿,降到一年只要印幾十萬本了。

 白頁的住家電話號碼簿,原意是讓用戶很快可以查得到住家附近親朋好友或特定人的住家電話,多以「申請人」姓名排列,若同名同姓則加註住址路名。在1980年代以前,如果你的名字不想被查到,需要「主動」向電信局申請號碼保密。我印象中看過一個數字,1980年代,約有13%的人不願意出現在白頁電話簿裡,這種人用104、105查詢也查不到。

 我小時候有個老師很討厭,於是,我想到用電話半夜請他起來尿尿,正要打時才發現不知道他家電話(我還很聰明,知道要用公共電話哩咧),便打104查號台,報出那老師姓名、居住地鄉鎮名,查號台告知此人電話保密。我當時才知道,原來地球上是有人的電話用104是查不到的。

 大概到了1990年代,隱私權概念提高了,於是,電信局在號碼新申請時填表時,多增加一個欄位,要你勾選你的名字要不要出現在電話號碼簿中。這時大部份人都勾選「不要」的。

 一直到2010年,總計家用電話(不含營業用電話),從1980年代的13%,一路昇到47%的家用電話號碼是保密的,白頁電話簿查不到,104、105也查不到。這些人是與民調絕緣的。

 本來,民調是一種抽樣的統計學,如果抽樣越均勻,能抽到與真實人口分佈接近的各代表性族群,則準確度越高。如果民調母體先排除了百分之四十七,這有可能導致誤差。

 這百分之四十七大概是什麼族群呢?

 一、社經地位較高的名人(主動讓家用電話不公開),
 二、注重隱私的人(同上),
 三、住在屋齡二十年以內房子的人(近二十年來新牽電話的人大多會勾選不公開號碼),
 四、住在郊區、新市區、新市鎮、重劃區的人(理由同上),
 五、近二十年才牽電話的人,
 六、曾被電話騷擾,憤而去把號碼申請保密的人,
 七、年紀相對較輕者(年輕夫婦結婚買新房子)。

 相對的,我們可以得知,哪些家庭接到民調電話的機率會比較高?

 一、牽電話超過二十年以上的人,
 二、住在老市區的人,
 三、沒有去申請電話未公開、平常沒在注意生活資訊,所以,沒去申請電話不公開的人,
 四、社經地位較低者,
 五、年齡相對較大者。

 以上全屬推論,並沒有大規模統計支持;因為有「個人資訊保護法」這種東西,所以,不可能取得電信公司的資料庫來做學術上分析驗證。

 結論是:固定電話民調這種東西的誤差因素太高了,人類應該想出其他民調的技術方法來降低誤差。

 此外,有很多人常靠夭說從未接過民調,原因極可能就是:你家的電話號碼曾經主動去設定保密啦。(陳凱劭的臉書)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11.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