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這陣子發生不少事情,我認為其中最具指標性的:一、在台中都,有人要法辦kuso政客的網友;二、在台北市,則是有人要群眾上街頭遊行來拯救本身就很kuso的政客。
在我看來,這兩個事件都是選戰策略,而且都是某方操盤人基於看壞己方選情判斷下做出的決策,而且這兩個決策的執行效果,非但對其選情沒有正面幫助,更將造成不小的殺傷效果。
在台中的那個決策,既自行向人民凸顯了「馬金政府轄下檢方辦綠不辦藍」的說法似乎真有其道理之外,恐怕也會激怒為數不少的網友,更糟的是:顯示了當事人十年來從所未見的,焦慮轉為惱怒的恐慌心態。
在台北那個決策更不必說了,先別說「在選前一週發動十萬人在台北市遊行」這檔子事,怎麼看都只能凝聚本來就沒跑的死忠選民,卻反而會嚇走他們目前最欠缺的,原本要大力補強的淺色與中間選民。
另一方面,在選前一個月這樣搞告急,根本就是惟恐天下不知的宣告:「我軍敗矣!」嘛。更何況,說要舉辦遊行的人,自己在十幾天前才以秘書長身分之尊,高調宣稱己方候選人領先對方超過誤差值哩,現在這樣做,豈不是自承己方一直宣稱的領先民調都不可信,都是膨風,甚至可能是像宋楚瑜所講的有造假可能?豈不是反證說對手宣稱的坐三望四搶五才比較符合實情?
既然這一邊做的動作幾乎是自承己方民調不可信,也是自承對方居上風,那麼,除了在台北市,包括新北市,不,甚至台中都都存在的的若干關鍵游離勢力,對此看在眼裏,難道不會重新打一打算盤,把「這一邊一直在虎濫,我們被唬了」的因素加入決策考量?而重做沙盤推演之後,這些關鍵游離勢力會做出何等決定?對台北市甚至五都選局將有甚麼影響?我認為不言可喻。
從而,我認為十一月伊始,就有「法辦網友」與「走上街頭」這兩件事做開頭,實在是令人欣悅。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10.11.0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