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為了推廣自己的搜尋引擎,從好幾個月前開始,就在網頁上開始放上「你知道你的舊情人現在在哪裡嗎?」等廣告,好吸引眾多戀舊的鄉民點入,也增加自己搜尋引擎的使用率。最近則開始在電視上密集打廣告,不停的刺激閱聽人那一根「復刻版」的懷舊神經,聰明的將人心中那一份無解的憧憬,和廣告流量結合,的確是精明的操作手法。
許多人之所以會搜尋舊情人或舊識,有些是基於好奇心,想得知對方的近況;有些則是還懷著尚未消失的夢幻,希望重續前緣;有些則是不滿現況,所以,寄情於過去,期待用逝去的夢來麻醉自己。無論是哪一種,其實對於還擁有現任伴侶的人,如果不能適可而止、無忮無求,其實,都是一種不太聰明、也有點不公平的「精神出軌」的做法。
「你在哪裡?」
「你的舊情人,現在可能在別人的懷裡。」
「或者,他正在找你?」
這樣煽情的廣告詞,加上痛哭流涕、奔跑追逐的畫面,看來似乎讓人動容。於是,宅男宅女再敘舊情,業者也衝高了瀏覽量,也替自己的關鍵字廣告業績掛保證,真是何樂而不為啊!
●被媒體恣意操弄的懷舊情緒
台灣的政治上,也充斥著舊情人。媒體從去年以來,就有計畫的將閱聽群眾導引到一種懷舊的情境裡,告訴你過去的經濟部長多麼雄才大略,從前的領導者多麼克勤克儉,只穿一件薄夾克坐攤子吃餛飩,是多麼的清廉自持。
但是,媒體卻忘了告訴你:在那個時代裡,電話會被竊聽;人二室會打小報告;非中國籍的人在工作領域上永遠無法扶正;白色恐怖讓歸國學人魂魄回不了家;也讓台灣人埋首賺錢、不問政治,所以,也間接造就了經濟的起飛。
台灣的閱聽民眾,過去幾年來,一方面接收著生活悽慘、人間煉獄的訊息,一方面又被告知那「安靜無聲、沒有抗爭和嗆聲」的美好時代,是多麼值得懷念。於是,媒體大玩兩手策略,既成功刺激了不滿現狀的情緒,也順利將民眾帶回了某種空中樓閣的期待:期望一脈相承的國民黨復古英雄,出來拯救世人。
戀慕懷舊的情緒,原來並沒什麼不好;但若是成了有心人操弄的荷爾蒙工具,可就是對獨立思考的心靈,最悲哀的諷刺。
民主政治,究竟需不需要舊情人?在台灣的政治史上,大多數政治人物的回鍋再戰,總以失敗居多。施明德、連戰、宋楚瑜、張溫鷹....等等都是明顯的例子。陳水扁曾經引用邱吉爾(其實不是,是普魯塔克Plutarch)的名言:「對政治人物的殘忍,乃是偉大民族的象徵。」這句話很多人津津樂道,但是,當這句話發生在自己身上時,政治人物可就覺得椎心刺骨。由此可見,台灣選民,真的不是很念舊。會沈醉在自己的豐功偉業中的,多半不是選民,而是政治人物自身。
最近這一週,媒體繼續將所謂「洗錢案」吵得沸沸揚揚,用「佛地魔、大復活、世紀大陰謀」等誇飾的詞彙,想盡辦法描繪一個「混世魔王」的標靶——好讓人民將對政府施政無能的怒氣,能成功轉移到一個呼風喚雨、顛倒是非、窮兇惡極的首惡——陳水扁。
這在文學和心理上,都是一種「替代法」的操作。如此一來,無論阿扁的所謂「洗錢案」有罪與否,他都能成為馬先生的「對照組」——身兼擋箭牌、貼身保鏢、馬前卒、救命恩人、免死金牌。因此,說他是馬先生「一生摯愛」的「舊情人」,也絕對不為過。
●台灣選民需要舊情人嗎?
然而,我們這些平凡選民,究竟還需不需要舊情人?長老教會的牧師們出面批判後,卻又充滿同情的為阿扁禱告,甚至轉述他自認清白的言詞,似乎在為這位國家前元首背書。雖然我身為基督徒,同時也曾是長老教會的信徒,我更是極度尊敬高俊明牧師,也能體會他們對阿扁那份難以割捨的感情——但在這一點上,我卻不能同意。
禱告、同情、寬恕,不是不可以;但為事實真相不明的待罪政治人物背書,卻是不智的做法。恩典的可貴,正是架構在律法的公義上;若因為情感上的戀舊,貿然為阿扁背書,萬一結果不如預期,豈不是自毀信用?牧師們該如何對信徒交代?又該如何對上帝交代呢?
無論是政治上、生命裡,「舊情人」當然很值得懷念。因為無論是他或她,可能都曾經是我們生命中年少輕狂的象徵、內心最溫柔的角落,要割捨實在是千萬為難啊。但是,當舊情人已非當年純情的小白兔,彼此也可能走上不同的方向,我們只能充滿感謝、不帶怨恨的,將舊情人收藏在記憶的盒子裡。
曾寫過「Will You Still Love Me Tomorrow?」與「You’ve Got a Friend」的Carole King,有一首暢銷歌「It’s Too Late」,歌詞十分貼近許多台灣人此時的心情。
Stayed in bed all morning just to pass the time整個早上躺在床上若有所思
There's something wrong here似乎有些事不太對勁
There can be no denying我們都無法否認
One of us is changing我們之中有人變了
Or maybe we've just stopped trying還是,我們已不願再嘗試
※And it's too late baby, now it's too late太遲了,寶貝,為時已晚
Though we really did try to make it雖然我們都曾努力過
Something inside has died 但是我不能再掩藏
And I can't hide 心中某些感覺已逝
And I just can't fake it 我再也不能偽裝※
It used to be so easy living here with you往昔與你相伴,多麼愉悅
You were light and breezy你曾是如此春風滿面
And I knew just what to do我也隨心自在
Now you look so unhappy但現在你是如此不快樂
And I feel like a fool我則覺得自己像個傻瓜
There'll be good times again for me and you我們仍然可以擁有光明的未來
But we just can't stay together但我們已無法再相知相守
Don't you feel it too你不是也有同樣感覺嗎?
Still I'm glad for what we had我仍然珍視,曾與你共有的點滴
And how I once loved you我曾如此深愛過你……
●告別舊情人,惜取眼前人
因為放下了,所以才能再繼續向前走,所以才能用心建構更好的未來。因為真有情有義,所以必須放下昔日的舊愛。雖然有那麼一點殘忍,但我們仍要這樣承諾自己,也要拿出勇氣跟消逝的「戀情」道別。
在政治上,藍綠都應該放下「舊情人」的包袱,切切實實為清廉正直、有尊嚴主權、更自由民主的台灣而努力。綠營對阿扁是如此,藍營對馬「先生」又何嘗不該嚴格的檢驗與批判呢?
還有一些喜歡隱身在「舊情人」背後躲子彈的今日執政官僚,我們難道就放任他們,繼續縮頭探腦、用假道學掩飾無能、對台灣分明無情卻假做癡心、塑他人之惡以成一己之樂,依然躲在舊日的陰影中,沾沾自喜嗎?
搜尋舊情人、或期待舊情人,不如惜取眼前人——眼前的台灣,貧富差距更大,主權國格淪喪,更需要我們為護衛台灣而努力不懈。母親的命運無可取代,眼前人更需惜取,何必苦戀早已變調的戀曲?
電影「風雲人物」裡,羅賓威廉斯在片尾曾說過一句寓意深厚的話:「政治人物就像尿布,需要常常更換。」捨得告別政治上的「舊情人」,才能督促他們繼續進步,才是真正的有情、有理、有義。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08.08.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