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幾個有趣的民調,發人深省。首先,馬英九的民意支持度從剛上任時的六成六,跌到三成六。其次,如果明天再投一次票,馬英九還是會以逾半的選票打敗謝長廷。其三,蔡英文的非典型政治形象贏得民眾的認同。
這些民調證明,民進黨必須拋棄「沒有中間選民」的謬論,同時必須努力轉型,萬不可幻想選民對國民黨失望,就會票投民進黨。
藍綠都有約三成核心選民。即使馬英九有綠卡,即使阿扁身陷趙氏之辱,都不會澆熄他們捍衛自己「大是大非」的決心。但民進黨從2004年到2008年失去一百萬票,以及馬英九在短短兩個月失去三成支持度,都顯示有一大群「可轉移的選民」,即中間選民。
中間選民的投票準則很多元,往往舉棋不定,並非恆藍或恆綠。
2000年時,他們喜歡連戰的派頭,但擔心他沒有魄力;欣賞宋楚瑜的幹練,但無法接受他對興票案閃爍其詞;對民進黨的革命性格則是又敬又怕。最後天下三分,阿扁以39%當選。
民進黨執政前四年,遭逢全球不景氣,卻能強化社會安全體系,帶領台灣迅速復甦,新的公路網讓西部平原更方便,南北資源分佈也比以前合理。中間選民看到民進黨也有執政能力,2004年就更放心投給阿扁,讓他過半連任。但民進黨自己搞砸了,許多中間選民2008年就改投馬英九。
中間選民性格務實,卻絕非沒有國家認同。選前山水民調顯示,76%民眾認為中華民國的主權屬於兩千三百萬台灣人民,而非十四億中國人民。選後蘋果民調顯示,68%民眾自認是台灣人,只有18%自認是中國人。對於台灣前途,58%主張維持現狀,19%贊成獨立,只有8%贊成統一。如果被逼二選一,則有65%選擇獨立,19%選擇統一。
可見中間選民中,包括投票給馬英九的,許多雖主張維持現狀,其實是獨派的潛在盟友。那些堅稱沒有中間選民,並且以「排藍民調」排除他們的「獨派」,是否真的是嚴肅的,有贏的策略的獨派?令人懷疑。
總統、縣市長、立委都已是單一選區選舉,唯一贏的策略就是以中道路線同時爭取核心與中間選民。作秀政治雖然難免,但低格調的作秀必成毒藥。理性問政與專業形象將成選民新寵,最近蔡英文大受歡迎即為一例。但形象的改變還不夠,理念與政策的重建才是關鍵。
中道路線並不等於沒有理念的平庸。台灣人民大多覺得國民黨就是這樣啦,不可能改革,但他們對民進黨還有期待。民進黨執政八年,雖然有不少建樹,但因缺乏一致的價值體系,以致互相矛盾,彼此抵消(如產業政策vs.國土規劃,外勞政策vs.人權政策)。只有透過細緻的內部辯論,矛盾才可能統一。
民進黨必須開始檢討過去的失誤,重新詮釋自己的價值,才能形成一套務實的理想主義,成為不只比國民黨好的選項,而且是路線不同的選項。這樣才能擴大核心支持基礎,重獲勝利並穩固執政。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08.08.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