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修理站首頁

轉化「台灣維新」成台獨建國運動的新價值


/野侍一郎

 這是第三次又寫選舉大敗的挫折感慨,2006年縣市長選舉大敗,2008年立委選舉大敗,想不到緊接著不到三個月還是大敗打擊,上次3百多萬人和我同嘗苦果,這次增加為5百多萬人再嘗苦果。

 本月初回台即一直留在台灣,雖然也只是插插旗幟、參加造勢大會,只能盡微不足道的一點力量。我自始就定位自己,是一個台獨運動者,我曾嘗試分別運動者和政治人物,或者等而下之的政客的不同,一般檢驗真理最好的方式就是實踐,而選舉就是一種成績單,政客往往把選舉當成目的,而運動者則可能是把選舉是為推進運動的手段。

 所以,選舉結果雖然就是評斷的成績單,但是,是目的或是手段,檢視的認知就有很大的不同,如果是目的那就是一種幾近絕望性的挫敗,可能是一種絕望的認知,但如果是檢視運動成效的手段,那可能會是一種挫折,卻也可能成為運動的另一個契機,或者是另一種運動方向的提示或啟示。

 我喜歡讀哲學,也喜歡鼓勵人接觸了解哲學,哲學入門先要釐清物(存在)、釐清心(認知),同樣的存在(人)、認知的差異(政客運動者),就會有不同的現象結果(絕望和挫折或契機啟示)。坦白說,大選的失敗,我同感挫折,卻不是挫敗或絕望,我也建議台灣派的同志,用對的方式面對選舉失敗,用對的方法檢視或檢討這次的大敗。

 西方的構造主義Structuralism有一個主要的特徵,就是對於研究的對象,把各個構成要素分解,解析各要素間的關係,然後加以整理統合用來試圖理解對象。對於一個現象的解析,也應該是如此,例如生物進化的解析,不單單只注視突然變異或是自然選擇的原理,而是應也包括生物的一般行動和形質等,構造性全般的角度詳細觀察分析,而選舉失利的已知現象的解析,也應如此視之。

 我想接下來的一段時間,綠營失敗的挫折接二連三打擊,應是相當沉重,或者粗俗一點的說,應該累積了相當的陰霾怨氣,這兩三天或是一周或是更久,可能會相繼爆發,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我的建議是能往更廣的視角,看這個構造性問題。

 檢討是必須的,但是,我想先從我看到的契機,或是所得到的啟示提供分享參考。我在立委大敗之後,也寫過文章,其實立委的失敗和本次的大敗,可能都有更深沉的遠因,或許八年前、或許是四年前,即已經潛伏存在,也就是潛意識的價值觀結構,可能就是一直被動地被牽引,而沒能發覺。

 但是,本次的選舉活動,卻有一個新的價值觀被建立,也就是逆風行腳和「逆轉勝」,我把他建構或修正成「逆風前進」,或者也可形容成逆勢中的堅持。逆風是現狀或是現象,而前進則是一種認知選擇。這次的失敗,當然是一種強烈的逆風,但是,所標榜或追求的目標,如果是一個正確正義的價值,當然是前進才能到達目的,這是一種堅持。

 逆風行腳的年輕人以堅毅的精神,逆轉勝本部以執著、活潑、歡樂的光明的方式,創造了「逆風前進」的完整價值。今日的結果來自於昨日的投注,而今日的堅持就可能成為明日的果實,一蹴可及的急速價值觀,很難有所成就,也是一種錯誤的文化觀。

 我是期待也建議謝長廷先生,「台灣維新」的理念能夠結合這兩個團體所創造出來的價值,轉化成一種台獨建國運動的新價值詮釋,不要因一次選舉失敗,而停頓或是放棄。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8.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