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修理站首頁

馬英九復辟成功,台灣民主倒退嚕


/陌上塵

 2008,322。台灣民主存亡關鍵時刻,台灣住民用選票選擇了「馬蕭」,代表中國黨集團參選的馬英九、蕭萬長,實現了中國黨的「復辟大夢」。「黑金復辟」的後果,由台灣人民自負,即使尚有42%的住民不敢苟同中國黨的復辟,但仍須共同承擔所有的後遺症,這是民主機制的多數決,哪怕只是小贏也要「少數服從多數」。

 民進黨雖然「延續執政」失敗,卻也展現其民主風範,由長昌兩人連袂向國人表達努力不夠的歉意,比之2004年中國黨集團的佔據凱達格蘭大道企圖「政變」的行徑,更加高貴、優雅;同時也為台灣的民主上了寶貴一課,留下良好典範。

 在府院一體架構下的台灣政局,讓中國黨「整碗捧去」的結果,今後制衡的力量在哪裡?令人擔憂的是:台灣是否將退回二十幾年前街頭運動時代,再一次「流血抗爭」以重啟「民主大門」。而最讓台灣人民不得安枕的是:台灣是否會變成『西藏第二』?如此一來,莫說「民主花朵自此凋謝」,台灣人權被踐踏、摧殘遲早而已。
 
 322總統選舉開票結果:中國黨馬蕭得到765萬8724票,得票率58%;民進黨長昌得票544萬5239票,得票率42%。
 
 馬英九的勝選,對一群「在台灣的中國人」來說是又一次的揚眉吐氣、少數統治多數的歷史夢魘即將重演,行政、立法一黨獨大的結果,2008年5月20日後,台灣的政治天空將會是專制獨霸的局面。
 
 選前馬英九大聲疾呼:當選之後立刻會在今年七月實現「大三通」政策,現在馬英九當選了,可以兌現他的政見。過去還有強力的立法機制可以制衡中國黨的不當政策,如今四分之三以上中國黨集團立委的立法院,會違抗總統的行政命令,阻止「馬總統」的賣台行徑嗎?
 
 選舉後期「共同市場」、「承認中國學歷」等出賣主權的問題延燒,一度使得台灣中南部民眾焦躁難安;年輕人為了學歷、職業焦慮恐慌。如今,這一切都已成過去,因為馬英九已然當選總統,在未來的領政歲月裡,他再一次享受「貴族總統」禮遇,因為一黨獨霸,所以,一人獨裁,他想要與中國簽訂「和平協定」,他一個人說了算數,不用立法院通過,他用一紙公文就足以搞定,這和中國的獨裁統治無二致。如此一來,台灣未來不聽命於中國的下場,答案已經清楚寫在「西藏慘案」當中,台灣人民要有心理準備。
 
 關於馬陣營重要的經濟政策「兩岸共同市場」。2005年4月「連胡會」中,連戰提出「兩岸分治」,胡錦濤提出「一中新三段論」,雙方乃協議推動兩岸共同市場。該年十二月,蕭萬長在淡江大學發表「兩岸共同市場的理念與實踐」一文,闡述兩岸共同市場如何「三步到位」:首先是「三通直航,兩岸經貿正常化」,第二階段「簽訂經貿互惠協定」,第三階段則成立「關稅同盟與貨幣同盟」。循序漸進,成立兩岸自由貿易區,關稅減免,商品、勞動力、資金全面自由移動,最後「從經濟統合走向政治統合」。
 
 而馬蕭的當選正是「兩岸共同市場」的實踐,儘管選戰期間激起水花最烈時,蕭萬長急於出面滅火,目的在消除選民疑慮,然而,322開票結果,「兩岸共同市場」政治支票很快就會兌現。
 
 其實,馬英九有權利主張「終極統一」,但他不應該隱瞞他的兩岸政策全貌。他應該誠實、清楚的讓人民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裡?可是,馬英九為了選票,卻嚴重隱藏了他的「終統」思維,這對台灣人民的處境來說不但很危險;也有一種受騙的感覺。
 
 馬英九選舉期間,提出「不統、不獨、不武」的「三不」政策,並宣稱如選上並連任,八年任期間不會與中國談統一。馬英九一生反對台灣主權獨立,他的「不獨」是他的意識型態。他說「不獨」當然是說真的。他和中國大統一基本教義派一樣,寧願把台灣雙手送給中國共產黨,也不情願認同、接受台灣獨立建國。
 
 自2000年以來,中國黨操控媒體,顛倒黑白,每天照三頓謾罵民進黨政府,並不顧國際觀瞻的唱衰台灣經濟,中國黨為了「黑金復辟」目的,不擇手段的作法已重創台灣八年。重新執政後的中國黨,由於主打「拚經濟」、「顧三頓」,而獲致人民支持,期盼馬蕭政府能體察民心,尊重台灣主體意識的存在,莫為了「一中市場」、「中國利益」,而嚴重折損台灣主體價值,畢竟民主的花朵開放不易,民主的果實在對岸中國的打壓下結壘困難。我們實在要珍惜台灣這塊「民主聖地」。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8.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