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修理站首頁

悔恨之後,重拾尊嚴


/拉邦

 2007年1月12日晚,看著第一次採用單一選區兩票制的台灣國會選舉開票,看著民進黨席次不到四分之一,除驚訝驚嚇至極外,想到台灣未來的民主路,更是憂心得難以成眠:

 (1)地方政閥的產生

 單一選區制的當選立委在中央擁有更多的籌碼,有些選區立委甚至擁有跟縣市市長不相上下的民意基礎,極易變成一方之閥。經過四年利益盤根錯節後,或培養自己的人馬接選立委,自己進軍縣市長,或繼續挾優勢競選立委連任,民進黨要想從這樣的區域中再取回立委席次,實是困難!

 (2)中國國民黨想過什麼法就過什麼法

 不論是修憲,罷免總統,行使人事同意權,法案審議與通過,中國國民黨都擁有足以過關的票數,根本不需在意只佔27席的民進黨。

 單一選區兩票制(日制)無法公平反應得票數與席次比例,是最大的問題;在選制修改前,台灣民主路的確是空前的黑暗;跟戒嚴時代不同的是,這次是「民主形式」產生的一黨獨大。

 在失眠之夜,想起法國左派的悔恨與革心。

 法國2002年的總統大選,一如往常,無人在第一輪中囊括過半選票,必須進入第二輪,不同往常的是,第二輪中一向是左右陣營的對決,但2002年,因為左派候選人喬斯班JOSPIN在第一輪選舉中得票落後於極右派候選人勒班LEPEN,無緣晉級第二輪;此次第二輪選舉是第五共和運作以來,第一次只有兩位右派人士競逐總統職位。更是第一次有極右派人士晉級第二輪,極右派不僅代表極端國家主義者,也是國家多元程度的指標──極右勢力強大的國家,常被認作是非善意的保守陣營,嚴重者甚至被認為是法西斯的起源。

 一向將自由開放視為國家價值的法國,竟然有極右派人士進入總統大選第二輪,當時的法國報紙稱之為「法國民主危機」!也有許多法國人為此結果感到羞恥。

 當第一輪選舉宣佈結果時,許多法國人都非常驚訝,甚至是驚嚇!報章雜誌政論節目開始嚴肅討論「何以極右派的得票會超過左派社會黨」;在民間,許多民眾自陳因為對社會黨組閣後的政績不滿,第一輪投票時都沒有意願前往投票;等到第一輪結束,這些人開始悔恨:就是因為自己的缺席,讓極右派得以勝出!

 五年後,2007年法國總統大選,左派推出黨員初選第一高票的女性候選人賀亞爾(Royal),她形象清新,關注社會弱勢及邊緣族群,以「對未來的渴望」作為政策主軸,她曾說過:「社會黨在五年前不僅輸掉了第二輪門票,也讓法國『自由開放』的金字招牌蒙塵,社會黨有責任再重建過往的法蘭西榮耀,也懇求傾向社會黨的各位公民一定要在第一輪投下神聖的一票別讓自己再有五年前的悔恨」。該年選舉,左派賀亞爾以九百五十萬票(得票比例21%)進入第二輪。

 民主之路蒙受重創,絕對是人民給民進黨執政團隊的教訓;國會慘敗,不僅是民進黨的失敗,其實也是給台灣一向自豪的民主經驗一個耳光;身為台灣人的我們一定都心痛難言,讓我們擦乾眼淚,互相安慰,站起來,一起為悍衛台灣民主尊嚴之戰!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8.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