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修理站首頁

正確面對黨與黨、國與國的爭鬥


/高達宏

 中國黨決定發起拒領公投票,這是在以二階段干擾投票不成之後的另一個政治操弄。

 這次選舉中,最初發動拒領公投票的是中國系列,也就是來自中共的操作。幾乎和中共有關的人物都是高喊拒領公投票。那時候,馬英九和中國黨還專注在以縣市對抗中央的方式在推動二階段投票。但是,中國黨的二階段過度操作造成民眾因紛擾而反感,逐漸失勢,加上民進黨採取強硬手段撤換縣市主委,讓中國黨無法挺住的時候,突然間,在中常會決定了拒領公投票,顯示的是,中國黨內的中共系列又再次取得主導權。

 此舉讓中國黨在總統選舉的時候,入聯返聯有了拒領的先導,達到阻止中共入聯過關的意圖。吳伯雄表示,因民進黨以一階段攪亂投票,「拒領公投票,這是痛苦的決定」。馬英九和中國黨中央的做法好像故意在亂搞,因為一階段或二階段只是投票方式的技術性問題,根本和「公投議題」無關。

 由於這次的選舉、公投,包含了民進黨和中國黨的爭鬥,台灣和中共的爭鬥,因此,顯得複雜而且重要。台灣公民在這次的公投中,要明白什麼才是對公投的正確態度?公投是讓所有國民來對公共事務做出決定,是國民權力的最高表示,具有極高的政治意義和權力。因為對於公投議題不論贊成或反對,都會對國家、政府、社會造成相當的影響。

 這次公投的議題,一是中國黨提出的「反貪腐」,一是民進黨提出的「討黨產」。因此,贊不贊成「反貪腐」,贊不贊成「討黨產」,才是整個公投的重心。台灣公民不必因綠藍紛爭而太過於注重而分心,應該回歸正題,專注於公投議題本身。

 公投的門檻相當的高,要通過並不容易。不領票、不投票,就等於是要讓公投不能通過,也就是反對公投的議案。所以,在這次的公投中,不領票就是表示:一、反對向中國黨討不法所得的黨產,贊成應該中國黨擁有黨國時代所獲取的黨產。二、反對「反貪腐」,贊成貪腐。

 中國黨在專制時代以國家錢財於海外設置了不少產業和銀行戶頭,其中不少以私人名義購置和儲存,不只是現在在台灣內的龐大資產而已,所以,追討黨產對中國黨來說是非常頭痛的事情,因為可能會沒完沒了,而讓中國黨焦頭爛額。加上,馬英九在黨主席任內大賣黨產,知道黨產對他和中國黨的重要性,不只是黨的開銷,還有選舉,都是息息相關。所以,清理黨產不是馬英九的選項,讓討黨產成為法律,更是馬英九必須堅決阻止。

 當初,中國黨提出「反貪腐」公投,目的是在混亂討黨產的焦點。但是,這個「反貪腐」議案,民進黨並不反對,甚至認為只要具有對任何人都適用的普遍性,應該讓其通過。因此,自中國黨推出反貪腐以來,民進黨內並沒有傳出反對的聲音,甚至有意讓反貪腐和討黨產兩公投案雙雙過關。

 民進黨為了對抗中國黨和中共以違反自由意志的方式介入討黨產案和入聯案的投票,提出了一階段投票方式,不再採用還未投票光看領不領票,就知道贊成或反對的二階段投票方式。中國黨缺了控制自由意志的二階段投票方式,只好發動拒領公投票,極其荒謬的要泛藍群眾連反貪腐案都不必支持。馬英九更是手足無措,先是公開表示會領公投票,然後又發動拒領公投票,不只是前後矛盾,更讓二階段投票是中國黨「純」政治鬥爭的操作,顯露無遺。

 對於全台灣的公民而言,中國黨既然推出了反貪腐公投,而要所有公民來決定,就是對反貪腐的重大承諾,現在馬英九和中國黨發動拒領公投票,不只是對自己的承諾的毀棄,也代表了只要中國黨繼續掌控立法院、馬英九當上總統,貪腐將在台灣橫行。為了一黨的私利,而放棄了公眾利益、社會正義,馬英九、中國黨如何交代?要是現在無法交代了,更遑論將來?

 台灣人覺醒吧!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8.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