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修理站首頁

選民的商人性格不利綠營


/嚴家同

 台灣民主政治的發展曾經被譽為民主奇蹟,因為台灣能夠不經暴力流血衝突而完成政黨輪替,經濟發展也不受影響,確實令人刮目相看。但所以如此,除了民主人士的血淚奮鬥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因素一直未被注意,就是台灣人的商人性格。

 一八九四年日本與清帝國簽訂割讓台灣澎湖的馬關條約之後,當時的台北城可謂人心惶惶,因為文武官員逃之夭夭,盜賊橫行,局勢無法控制,不知如何是好。於是台北士紳商賈為保存既得利益,擬好一份邀請已在基隆登陸的日軍前來台北鎮壓抗日軍隊的「歡願書」,派遣辜顯榮前往告知。這是商人影響台灣政局的一個顯例。

 同樣的情形,則發生在更早的清帝國嘉慶年間,當時台灣海峽最大的海盜蔡遷,原本準備進攻鹿港,進行劫掠,當地士紳於是共同籌款,捐給蔡遷,要求蔡遷不要進攻,以獲得一時的平安。於是,蔡遷將船陣南移,改為攻擊台南沿海。這也是商人的自保作為。

 這種商人性格,其實一直存在台灣人的心中。商人最懂得計算利害,一方面是保守的力量,一方面則對於激進的改革有調適的作用,在民主時代,這樣的性格就更為凸顯,這也是台灣會有寧靜革命的原因,因為這樣的代價最小。

 在這種商人性格的基礎上,當人們覺得已經給民進黨機會,而民主的進程也到了一定完整的階段,如果,在現階段被中國統一併吞的機會不大時,冒一點小小的風險,選出支持開放三通的馬英九,或許,將會換來龐大的商機和利益,則他們會願意換人做看看。對民進黨支持者而言,這是很危險的想法,但對於商人性格濃厚的豪貴士紳和中產階級而言,卻很實際。

 民進黨希望把馬英九打成大統派,只要選馬英九,就可能被中國統一。但這種想法,有點遙遠,對台灣選民也不新鮮。

 反之,國民黨有馬英九的新包裝,好像新品上市,民進黨經過八年執政反成了老舊產品,不易具有吸引力。謝長廷和馬英九的從政經歷大致相當,但在追求民主及治事能力上,謝都遠比馬亮眼得多,問題在媒體的遮掩和偽裝效果,讓馬英九人氣維持於不墜。這多少提供商人性格不實幻想一個很大的空間。

 國民黨在總統大選上連續失利兩次,這次已經是最後一搏,因此他們更為謹慎地研究民進黨以往勝選的原因,並補強自己的可能弱點。但民進黨卻好像是只會一種武器的武師,認為只要台灣意識高漲,就可以打遍天下無敵手。

 也因此,國民黨死咬拚經濟的議題,就是掌握台灣商人性格的弱點。而且,就像下圍棋一樣,國民黨已將民進黨可能用的招數,例如悲情牌、本土牌、中國牌及公投牌,盡數跟進或事先防堵;趁民進黨內部重整未定之際,國民黨布局已大致底定。

 民進黨如果還在迷信台灣正名制憲就可以打敗馬英九,卻不去了解商人性格可能在未來選戰中發酵的可能,則這一場戰爭,絕對是不樂觀的。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7.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