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修理站首頁

揭穿馬英九和中國黨的卑劣把戲


/高達宏

 民進黨推出的「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公投」被公投公審會否決了。

 公審會提出的理由是「台灣」並不是一個國家的名稱,然而,在聯合國內「中華民國」就是一個國家的名稱嗎?台灣不論是以何種名稱提出申請,都是一樣的難以在聯合國內被承認,但是,以「台灣」的名義提出,意義是在表達在台灣的二千三百萬人的權益,不應該被否定,被排除在聯合國之外。

 這是表達台灣人心聲的一個公投,也是對國際忽略、對中共打壓台灣人權益的抗議。

 然而,馬英九和中國國民黨很可惡的,不但不為台灣發聲力挺,同心協力的為台灣打拼,與民進黨一起聯手,向聯合國、中共抗議,還大扯後腿,企圖讓這個替台灣人爭取權益的提案還未出國門就胎死腹中。

 此提案在被否決之前,馬英九和中國黨的作為很明顯的是一種「反台灣、去台灣」的把戲。

 在民進黨推出「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公投」的同時,馬英九和中國黨立刻相對的推出了「重返聯合國及其他國際組織公投」。

 「重返聯合國及其他國際組織公投」最主要的目的,是在阻止以「台灣」的名義所舉行的公投,所以,有附加的條件,予以淡化,予以模糊,也就是,中華民國/台灣/其他名稱,都可以。

 中國黨總統參選人馬英九表示,他不反對公投,但是,一定要務實彈性;讓重返國際社會成為可能,名稱不見得會符合期待,一定是透過國際協商妥協的結果。

 很顯然的,所謂的「務實彈性」,就是以淡化、模糊的手段,來達到「去台灣」的目的。其中,最重要的暗招是「其他名稱」,也就是台灣不是個國家。

 這絕對是經過設計,以滿足中共心理需要的策略。除了中共因素之外,也是族群策略。

 「台灣」這兩個字,是馬英九和外省權貴最忌諱的兩個字。他們的目的在區隔族群,所以,必須模糊台灣的名稱,必須模糊台灣意識。

 被統治慣了的台灣人不覺得有族群區隔的需要,因為統治的人不論是台灣人還是外省人都沒關係。但是,統治慣了的外省人,絕對不肯接受原本被他們統治的台灣人的統治,所以,他們的反應極為激烈。

 這是永遠不能讓家奴怕到頭上的心態。這也是一種反民主的心態。

 這就是為什麼被起訴的外省人馬英九,比台灣人王金平,更受中國黨的支持的最主要原因。也就是,再濫的外省人都比台灣人好的心態。這是最赤裸裸的族群意識的根源。

 為什麼中國黨配合共產黨反台獨?台灣獨立妨礙了二千三百萬人什麼?

 即使專制體制的中共反對,馬英九和中國黨也沒有反對的理由,不但不應該反對,甚至應該以在野黨的有利位置來嗆中共,表示台獨還是統一應該由台灣的人民來決定。

 結果是,馬英九和中國黨自行強烈的否決了台灣二千三百萬人的民主權力,全力配合中共反對台灣獨立。

 馬英九和中國黨的這種行徑,一在鞏固在台灣和在海外的外省族群的凝聚力,也就是操作族群意識;二在阻止台灣人繼續執政,不論是中國黨內的台灣人,還是民進黨的台灣人,都是一樣。

 從中國黨黨意凝聚的方式和運作,就可以看出台灣人即使當了立法院長,甚至總統,也是家奴的階層。李登輝被趕出中國黨就是最好的實例。這也是筆者一直認為,大家必須想想,馬英九若是不能參選總統,難道就會輪到王金平了嗎?

 王金平可不像李登輝一樣,在那麼剛好,蔣經國在還沒有部署好接班人就過世的機會中,站在那麼剛好的位置,一個憲法予以保障,別人無法取代的副總統的職位,才能艱困的踏上了總統之位;而王金平現在只不過是個立法院長,一個立法院所有立法委員都可以擔任的職位,而且沒有任期隨時都可以更換。

 相對的,試著比較比較,台北市長和立法院長在政治位置上,那個高,那個前途更好?一目了然吧!

 就中國黨內的族群、就政治位置而言,王金平比得過郝龍斌嗎?所以,即使沒了馬英九,只要中國黨再次舉行提名選舉,王金平選得過郝龍斌嗎?

 因此,中國黨直到現在還一直是延續著外省人為主人,台灣人為家奴的型態,所以,有現在的馬英九的無與倫比,沒有馬英九也會有郝龍斌的龍頭浮現。只要一天有「中國」國民黨,在國民黨內,穿龍袍的永遠是外省人。

 台灣人和台灣意識的覺醒,最主要的目標是在將這些在台灣的中國人、外省人從主人的位置拉下來,去除他們的傲慢和對台灣人的歧視,讓他們的位置變得和台灣人一樣,大家平等,不再是主樸,而是朋友兄弟。

 就整個國家而言,這是為了民主,就台灣族群而言,這是為了平等。

 在看穿「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公投」事件中,馬英九和中國黨大玩「去台灣」的把戲,了解外省權貴的心態之後,台灣人應該覺醒了。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7.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