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的政策和建設有其連續性,因而即使政權輪替,人才仍為後續之政權施政之所需。
中國國民黨原本是專制政黨,人民要有出路,人才要能出頭,都必須經由中國國民黨,於是,在中國國民黨專制統治的半個世紀裡,使得台灣的人才幾乎都為中國國民黨所囊括。
所以,這些人才原本不應該只為中國黨服務。
但是,中國黨成為在野黨,失去政權之後,卻以「黨進黨出」的方式,嚴禁黨內人才繼續在民進黨執政的政府中服務。於是,政府人才被中國黨所掏空,使得民進黨執政初期,幾乎找不到有經驗的人才來擔任各部會的首長、次長,面臨可怕的施政人才斷層。
即使中國黨偶爾釋出,也是要這些在民進黨政府中做事的人,執行中國黨所交託的任務,否則就以黨紀處分。加上中國黨的要求絕大部分都是在進行政治鬥爭,所以,有理想有抱負的人不是做不下去,就被開除黨籍。
中國黨籍的唐飛做了三個多月的行政院長,由於中國黨不願讓民進黨有優異的施政成績,多方掣肘,使得唐飛飽受中國黨的壓力,不得已只好求去;之後,中國黨籍的李傑當了國防部長,結果被中國黨開除了黨籍,為的竟然不是國家的事務,而是去除蔣介石的塑像,被責以對黨不忠、對蔣介石不敬之罪名。
陳水扁執政進入第八年了,那些原本可以幫助台灣邁步向前的人才,在中國黨的策略之下,長期的被冷凍著,如今已經和政府施政的現況脫節了。
人才被中國黨這樣的浪費,損失的是整個國家,是所有的人民。
從國家人才的收放,可以看出中國黨無心讓這個國家更好,相反的,是要讓台灣和民進黨同歸於盡,然後再出面收拾殘局,取得執政權。
這不只是與民進黨為敵,與民為敵,更是與國為敵。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07.06.1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