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馬英九騎著單車努力認識台灣的時候,他的同黨同志也不曾閒著,占立法院多數的親中兩黨快速修法解除了農會排黑條款,台北市長郝龍斌和文化局長李永萍更是展開門智又鬥力的保衛獨裁者淨土的決戰,一部文化資產保存法,簡直比憲法還偉大,揮舞起來虎虎生風。但中國國民黨搞不懂的是,在這場遊戲裡,民進黨永遠才是真正的贏家。
果真如馬英九自己所說,這次單車之旅他重新發現了台灣,那麼,他一定會知道,蔣介石這個獨裁者,在民間並不討喜,鄉下民眾更是厭惡農會重重的黑幕。但答案顯然不是,因為馬英九未曾批評半句,更站在獨裁者的那一方,為他的後任市長撐腰。
如果農會法的修改是中國國民黨主動為惡,則中正堂的改名,就是他自投羅網,落入陷阱。就民進黨而言,改名既然符合社會正義,成功了,是政績一樁;若不成功,則是反動勢力反撲的結果,更驗證了不可以讓中國國民黨重新執政的充足理由。反正都是民進黨贏。
中國國民黨常常批評民進黨,總是在選舉時才玩轉型正義的遊戲,並以時機不宜為由加以反對。但如果有人問中國國民黨,那究竟什麼時候才是合適的時機?中國國民黨也只能支吾其詞。更好笑的是,明明知道是選舉的手段,但中國國民黨從來不曾試圖主動出招預防,每次總是被動的反擊。說穿了,它根本不想改,很怕改。
沒錯,農會黑金勾起了農民腦中的記憶,中正堂改名則刺中了榮民的心疾。郝總長的兒子郝龍斌市長的動怒,確實是反映了榮民的心聲,而一位曾經是參與黨政軍退出媒體運動的前媒體人李永萍,卻在文化局裡大搞政治,不僅公然恐嚇民間社團不可親綠,更成了捍衛獨裁者的急先鋒。她的歷史定位已經難以動搖了,大家都會記得,這個和政戰主任沒兩樣的「政治局長」。
馬英九和中國國民黨一樣,都被濃濃的黨國幽靈給控制住。他們的每一項作為,都在為民進黨的繼續執政而鋪路。他們捍衛獨裁者蔣介石,守住從國家偷來的黨產,宛如釋放惡靈般的解除各種排黑條款,擋住台灣自衛能力所需的軍購預算,凍結總預算以癱瘓政府的運作,一切的一切,都和這個國家的發展背道而馳。
即使像蘇花高興建與否的問題,他們也頂多只能和民進黨打成平手,因為她們也不敢說不要蓋。遇到這樣的肉腳對手,民進黨只能說太幸運。
更何況,中國國民黨對台灣的發展對策,其實只有一顆萬靈丹,就是和中國靠近,不斷的靠近;除此之外,別無他法。殊不知,中國第一位散戶王,已經公開出清他戶頭上所有的股票,這是中國股市崩盤的第一槍。當中國崩潰的海嘯即將洶湧而來,中國國民黨卻準備帶著台灣衝進去一起陪葬。這樣的在野黨,不僅愚不可及,更是令人心驚。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07.05.2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