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修理站首頁

謝長廷 vs.馬英九的對戰分析


/大龍峒

 重提兩件往事:

 1、馬王大戰。
 在下曾預言馬王不配,王金平萬一大敗,也不會投降,寧返鄉種田。
 2、謝長廷出線。
 在下曾預言謝長廷黨內初選過關。

 順著兩項分析,友人希望我再來預測一下,謝長廷vs.馬英九誰會贏。我認為,現在時機尚早,沒辦法斷言,但我也有一套完整的謝馬對戰分析與大家分享。

 從幾個大家隨手可得的「溫度計」來說起:

 1、溫度計A──《大話新聞》

 市場上對謝馬大戰的各種說法,其實都不盡讓人滿意。理由是講話的各台名嘴,對於台灣各地基層的反應,心態與想法是有距離的。

 三立新聞台《大話新聞》節目的幾個來賓,例如吳國棟、陳立宏等人的想法,比較接近我在基層的觀察,因為這些人跟平民百姓互動較為頻繁,所以,資訊可以流進去他們的思路裡。

 簡而言之,他們並不算支持謝長廷,是支持謝長廷的那股力量與聲音,藉由他們的嘴,在《大話新聞》講了出來。

 《大話新聞》只能算是淺綠的指標,因為《大話新聞》在各種觀點上與深綠還有點距離。《大話新聞》的收視越高,表示淺綠與中間票的潛在能量越大。

 2、溫度計B──《頭家來開講》、《台灣嗆聲》

 深綠的指標是這兩個節目,他們的想法接近這群人。深綠的人數雖較固定,但戰鬥力無法掌握。

 去年陳菊選高雄市長,我在理髮廳遇到一個穿陳菊背心的老阿伯。只要他有空,他就挨家挨戶拉票拜票發傳單,不用支薪,親和力又超強,他一個人的戰力,經我詢問該里鄉親,勝過中國國民黨買票三輪。

 (中國黨灑錢灑三輪,該里得票並不理想,事後詢問,老伯誠意勝過買票錢。)

 如果民視這兩個節目的來賓,主持人的態度與語調,比2006年底的士氣還要旺盛的話,那表示你未來在基層,會看到更多這種戰將級的歐吉桑。

 3、溫度計C──《2100全民開講》and其他泛藍談話性節目

 藍軍的士氣基本上就要觀察這些節目的狀況,他們士氣最高時,可以煽動數十紅衫軍大鬧台北城。但目前是低點,近來不論他們炒作什麼題目,都沒有足夠的動能,可以再動員群眾上街頭。

 即便中國黨與他們聯手在四月動員深藍去保衛中正紀念堂,也只有零零落落的三千多人。和謝長廷黨內初選在高雄光榮碼頭的兩萬五千人簡直無法相比。

 因此,有人問,為什麼藍軍會焦慮?很簡單,社會影響力大減、動員能量衰退是兩大主因。

 接下來講正題:謝長廷 vs.馬英九。

 1、個人特質

 謝長廷小時在打鐵街撿破爛,中學時是省運體操金牌,放棄體操後發憤讀書,撿校友不要的講義,偷溜進補習班旁聽,最後考上第一志願台大法律系。

 他的人生起起落落,不是一個完美的人生。卻是一個困境中,保持樂觀與幽默的典範。他能交這麼多朋友,眾死士為其效命,原因不在他有資源可分配,而在於他為人細膩,和他共事是一種enjoy。

 他也願意幫下屬扛責任,共甘苦。這是他離開台北多年後,台北謝系不衰反盛的主因。

 馬英九自幼背四書五經,中學大學時期都是貴族公子,直到哈佛唸完書回國,幹蔣經國秘書後,才算是出社會磨練。然而,他的「社會」始終都是中國黨宮廷的小圈圈。

 馬英九的親信、幕僚與他的屬性太接近,反而造成他「與世隔絕」的效果。統派媒體與部分女性雖然著迷於馬英九的「貴氣」,但廣大的中國黨基層與第一線士兵,對於主帥是個偶像歌手,卻頗感不以為然。

 馬英九缺乏真正的基層磨練,雖有獨一無二的「貴氣」可當偶像,卻也是始終無法與普羅百姓交心的罩門。

 2、國民黨 vs.民進黨的分析

 民進黨的佈局,不需要再進一步調整,陣式相當齊全。陳水扁、呂秀蓮坐鎮總統府,蘇貞昌坐鎮行政院(編註:發稿時,蘇已經辭職獲准),游錫堃坐鎮黨中央。

 國民黨打扁,打總統府。→扁系上陣。
 國民黨打行政院。→蘇系接招。
 黨對黨的大規模會戰。→游系奉陪。

 沒公職的謝長廷,反而有充分的空間、時間在全國走動,不需分心公務,可全力衝刺與協調。中國黨一直巴望民進黨鬧內鬨,就是怕這個陣式完成。

 扁蘇(編註:蘇辭,其他人接任亦同)守城,游謝出征。
 中國黨攻扁蘇時,要擔心游謝從旁牽制。
 中國黨攻游謝時,要擔心扁蘇正面發砲。

 民進黨的各軍團下面還有一堆猛將,中國黨基層如果沒有為馬英九誓死效忠的決心,這場戰對他們而言會是惡夢。

 今日只要「長扁」真心合作,扁在關鍵時刻發揮它牽制國民黨的功能,謝在基層廣結善緣,哪怕是素還真+一頁書(語出王金平),也非長扁對手。

 因此,目前還在挑撥長扁關係,希望兩邊互槓的言論,大家應明辨是非,知道這類言論背後之用意。

 中國黨方面,理想的佈局,應是如此:

 1、王金平聯合李登輝牽制阿扁。
 2、媒體牽制蘇貞昌與新潮流。
 3、吳敦義+吳伯雄 vs.游錫堃。

 讓馬英九能專心的應對謝長廷。不過,中國黨的第一步棋已經失效。就是李登輝、王金平都跟謝長廷有交情,也不會幫馬英九去牽制阿扁。

 光要打扁這一點,也要勞煩中國黨黨團+媒體+馬英九上陣。新潮流已經潰敗,統媒還要分兵去救新潮流,然而,救兵太晚到,謝系已經早一步在各選區和新系進行整合了。蘇貞昌就更別說了,統媒+馬甜甜根本沒力去搞他,只能任他出招整了。

 最後是吳敦義+吳伯雄,黨內整合搞不定挺王派,立委又被親民黨綁架,黨的權力還是歸於馬英九,沒有辦法獨立作戰,更牽制不了游錫堃。

 講白了,中國黨光是要「守」,守住馬英九五成民調或聲勢,就守不住。自去年紅衫軍到現在,又浪費那麼多子彈在一次又一次的自殺式衝鋒,還衝阿扁,扁就要卸任了,子彈與砲口全對著扁,不是搞智障嗎?

 謝長廷現階段正在各地整合泛綠與泛藍基層勢力,部署兵士,擬定計畫。民進黨的各選區一一協調,已經有七個選區由謝長廷與游錫堃整合成功,且討黨產連署人數快速成長,破五成大關,向六成邁進,民進黨有目標,有人選,動員作戰的速度非常快。

 相較之下,中國黨讓了四席立委給親民黨,親民黨還要更多。中南部地區中國黨立委人人擔憂,因謝長廷不僅南部堅強,中部也有潛力,馬英九選擇騎單車環島的偶像歌友會方式造勢,而不是到各前線整兵佈陣,顯然到現在還不知道基層士氣渙散的真相,以為馬英九唱歌跳舞就有票,其實,基層中國黨人有不少早已棄械投降。

 未來發展:

 謝長廷不會因為台北城是中國黨大本營,他就避開主力,躲在南部七縣市。從謝氏兵法看來,他會身先士卒,在中北部另闢戰場,全面開火。

 民進黨整合是否成功,攸關謝長廷後續戰力,補給與士氣。馬英九陣營決定先用媒體戰,打垮三立電視台的公信力,斷謝長廷後援。然而,這群笨蛋不知道謝長廷真正的後援,不是三立,是廣大基層觀眾。

 他們又拿二二八這個題目打三立,讓三立找到把二二八鬧大,弄成焦點的機會,搞得中國黨人仰馬翻,又下錯了一步棋。模糊了中選會組織法抹黑民進黨的焦點。

 整體而言,中國黨還在內耗,民進黨的力量漸漸與基層合一,這場大戰的走勢,不言可喻。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7.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