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濁水先生於《從穩健台獨論民調》(自由廣場2007/03/11)一文表示,近十幾年來,「既是中國人又是台灣人」的認同,一直維持在四至五成之間,「這現象是表示純中國人轉變到純台灣人的認同過程中,既是中國人又是台灣人是一個暫居的過渡階段造成的。」而這些所謂「階段性既存的中間人士」就是穩健台獨派所要吸納的,從而「使獨立極大化」。
對於林先生所詮釋的這塊所謂中間立場版圖,我提供一些反思。
其一,這些中間人士的思維與認同,不一定是那麼整齊劃一從純中國人轉為純台灣人移動的,所謂「過渡」可能是反覆迴旋的移動,也就是有可能先從中國或統一認同中遊離出來,再反向往中國或統一認同靠攏,雖然最後仍可能再度疏離此一認同。
其二,林先生表示,由於法邏輯的的主權排他與唯一本質,形成規範制約,再加上目前台灣不受外來政權統治的客觀獨立現實,在兩者持續的作用力之下,中間選民終將隨著統派的消失而消失。
然而,在統派消失的終極現實出現之前,統派自然有其存活策略,尋找生存的出路,而其主要出路之一,很可能就是所謂「不統不獨」的主觀立場,因為既然論法理、論現實都不通,那麼,就在主觀意識形態上去和法理及現實周旋吧。這周旋策略迄今頗見成果,連林先生這位台獨理論大師都認為不統不獨主觀立場和主權法理、獨立現狀鼎立而三,是台獨建國工作者必須仔細拿捏的三項現實。
綜合以上兩點所述,在反覆迴旋的認同移動中,所謂「不統不獨」的中間立場就不再一定是一般認知的等同默認台灣獨立的現狀,反而可能是抗拒這現狀、至少是試圖與之迂迴對立的意識或下意識作用。這些無論是陳總統過去的新中間路線和林先生的穩健台獨路線,以及貌似平和理性的主流論述都極為珍視的「中間力量」,其本質可能是負隅頑抗的姿勢,不再那麼「中間」了。
於是,著眼於吸納此一「中間」版圖的政策規劃,其效果不必然是獨立的極大化,反而可能是獨立的反挫,使得台獨無法穩健前行。
所謂不統不獨立場,可能是抗拒台灣實質獨立現狀的意識或下意識作用,進一步分析如下。
首先,既以統獨立場為判準,就必須以統獨意識為核心檢驗項目,而「不統不獨」並不是積極反對統或獨,而是消極放任現狀,也不一定是默認台灣獨立現狀,只是現狀恰巧是台灣實質獨立而已。也就是說,從統到獨,從獨到統,其間不存在可做為統一意識或獨立意識的中間立場對照項,大概就是「不想管」或「沒什麼大不了」的心態罷了。
因此,不統不獨其實並不是「中間」,而是處於統獨政治意識的「邊緣」;然而,這個邊緣領域,卻容易在大量融混其他邊緣議題之後,操作或呈現為具有高度統獨政治效應的整體形象。
所謂中間人士如果真是不統不獨,和統獨兩端的距離應該一樣才是,但在統獨意識對立,也就是存在現成的兩大積極選項或消極參照點的大環境下,由於「統派」或「不獨派」或「不知獨立有什麼好」派或「不知獨派有什麼高明」派,擁有相當程度的(且不相稱的)開明理性或聰明摩登形象,在流行時尚法則主導的言論意見市場上,所謂不統不獨,其實自覺或不自覺往統派意識傾斜,再加上其政治意識形態的邊緣或無根特性,便容易受統派或統派旁支活動牽引,尤其特別容易聽從後者──也就是表面上訴求議題非關統獨──的號召站出來表態支持。
以施明德領軍的名為反貪腐、實為倒扁運動為例,其九月圍城遊行聲勢浩大,再加上台北做為中間形象製造機的地域特性,泛藍統派人士和部分泛綠親獨人士都不吝送上「新公民運動」的美麗稱號,其中便夾雜大量對「中產階級」和「中間人士」,以及在選舉競選期間就是對「中間選民」等「中」字號公民的想像,有些評論甚至以其實和「中間」沒什麼關係的女性參與來強化這份想像。
結果,倒扁紅潮不但證成為「偽公民運動」無以為繼,成為另一個旦夕起落的蛋撻時尚,更由於其所謂反貪腐訴求背後高度的統獨政治本質與效應,使得紅潮大盛期間堅守挺扁立場的游錫堃在獨派陣營聲望鵠起,而謝長廷也由於進退有據、吸收了不盡然挺扁、但對倒扁運動保持戒心甚至起而反制的反倒扁能量,不但以北高雙城標竿之姿守護了民進黨市長選戰,也和游錫堃一樣成為熱門的下屆總統人選。
從「新公民運動」到「偽公民運動」,從「真邊緣」到「假中間」,穩健台獨派立足中間,可能會穩健走向邊緣化的路途呢。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07.03.2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