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國國民黨以對蔣介石不敬之罪,開處國防部長李傑的黨籍,這是三十年代,黨指揮軍的觀念再次重現於台灣。
從中國黨的作風來看,如果台灣再次由中國黨執政,軍隊的中立將會被破壞殆盡,國軍將再次成為黨軍,台灣人將只能看到黃埔軍魂,而看不到台灣軍魂。
正文:
中國國民黨將該黨黨籍的國防部長李傑開除了黨籍。該黨考紀會指出,李傑身為中華民國國軍最高領導幹部,及中國國民黨黨員,其言行對總裁、國民革命軍之父(蔣中正)不敬。
該黨考紀會還指出,委員會還認定李傑,趨炎附勢、投機逢迎,屈從於政治意識型態之談話「那一個黨上、就聽那一個黨的」,嚴重影響「軍隊國家化」和國軍軍風,破壞軍中倫理,更引發社會輿論撻伐,損害中國國民黨聲譽至鉅,決議予以撤銷黨籍處分。
開除李傑的理由其實很簡單,李傑不聽從黨的指揮,沒有貫徹黨的「政治操作」。充分証明中國黨不是個民主政黨,所以,才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一、國民黨使用共產黨的發言方式
中共的言語模式經常是把兩個衝突的語意放在一起,真正的目的在其中之一,另一個則是用來化解攻擊的好聽話。如「一國兩制」,目的在一國,兩制則是障眼;「和平統一」,目的在統一,和平是障眼;「符合中國國情的民主」,目的在中共專政,民主是障眼,甚至在發射了摧毀人造衛星的火箭之後,還聲稱堅持和平,目的在武力震懾,和平是障眼。
中國國民黨這次使用開除李傑的發言方式,頗具有中國共產黨的精髓。
明明目的在懲罰李傑對蔣介石的「不敬」(去除軍中的蔣介石塑像),卻高舉李傑「趨炎附勢、投機逢迎,屈從於政治意識型態之談話『那一個黨上、就聽那一個黨的』,嚴重影響『軍隊國家化』和國軍軍風,破壞軍中倫理」的大旗。試圖混淆。
中國黨為什麼不明言,軍隊中的蔣介石塑像,李傑不得移除?因為中國黨知道這樣說,將會引起社會大眾的撻伐。
不過,即使中國黨使用了共產黨的發言模式,民智已開的台灣民眾又不是笨蛋,不會不知道中國黨還是將國軍當作黨軍來看,還是以黨治國的思想,所以,被開除的李傑立即搏得社會的同情和支持,而中國黨則是再次遭到社會的輕視和詬罵。
二、以不敬之罪來處罰黨員,是非常封建的思想
如果是在美國,李傑可以告中國黨違反他的自由意願,因為李傑並沒有違反社會的道德或是法律的規範,沒有人可以控制另一個人的思想,因為政治歧見是不可以也不應該用來作為處罰的根據。
當然這種事情在美國是不可能發生的。
在歷史上,有著對於皇帝的「大不敬」之罪,嚴重得足以抄家滅族,而這不敬之罪的使用與否,端看掌權者的好惡。所以,因政治上的歧見,而以「不敬」來處分一個人,是非常的封建的思想。
令人傻眼的,是在這二十一世紀的現在,中國黨竟然還提得出「不敬」的罪名,並用以來處分李傑,難道現在是滿清?還是明朝?(滿清乾隆、明朝朱元璋之時,因不敬之罪被抄斬的人非常的多)。以不敬之罪開除黨員,中國黨還能算是個現代政黨嗎?
三、蔣介石值得尊敬嗎?
在過去蔣介石掌握著黨政軍大權,被中國黨內「趨炎附勢、投機逢迎」的人捧為至聖至賢,民族救星。因此,所有的功績都是他的,所有的過失都不是他的。所以,台灣有今天的發展,都是他的功勞,台灣有二二八慘案和那麼多的政治謀殺,都和他無關。
當過去的威權不再,這些蔣家統治所謂的功過,在如今的台灣都已經是重新評判,而有了不同的認知,所以,去蔣的阻力不大。
蔣介石過去被人尊敬是因為人們內心害怕,現在民主了,大家可以自由表達內心的想法了,如今蔣介石已經成了被控訴、被指責的對象了,還能讓人尊敬嗎?
台灣人已經普遍的不再尊敬蔣介石了,中國黨卻以「不敬」來處置李傑,未免和社會太過脫節了。
四、推倒獨裁者的塑像是民主化的必然
當美國佔領伊拉克之後,伊拉克人民推倒了海珊的塑像,並且騎在塑像的頭上。
台灣的獨裁者蔣介石的塑像和伊拉克的獨裁者海珊的塑像一樣,在獨裁政權過去之後,都必然會被推倒,如今蔣介石的塑像只是被另地儲存,已經是很優待了。
政府單位應該將所有蔣介石的塑像賣給中國黨或是藍營要收藏塑像的民眾,價位就以銅鐵的市價來計算。若有塑像沒有人出價收藏,就燒融另外塑造陳水扁的塑像,然後擺置在所有的部隊和單位之中,哈,開玩笑的啦。
不過,如果軍中可以擺置蔣介石的塑像,那麼,陳水扁的塑像為什麼不能放?如果認為在這民主時代,放置陳水扁的塑像是荒謬的事情,那麼,現在還放專政獨裁者蔣介石的塑像不是更荒謬嗎?
五、去蔣和台灣正名,是軍隊國家化、促進國家認同的必要步驟
拋開敬與不敬的爭論,真正要思考的是,軍中去蔣合不合於軍隊國家化的潮流?更要問的是,國軍是不是中國黨的黨軍?
很明顯的,中國黨的心態到現在還認為國軍是中國黨的黨軍,所以,去蔣和正名真的是非常的必要。很顯然的,只要台灣繼續稱做中華民國,中國黨就會以創國、創黨、創軍的觀念,阻礙軍隊國家化的進展。
如果今天國號改為台灣民國,那麼,中國黨還能以中國黨的歷史來定位台灣的軍隊嗎?自民進黨執政之後,中國黨經常在說現在國軍不知為何而戰?這顯示的是,中國黨不只是將國軍視同黨軍,而且在心態上,還是將中國大陸視為國土,有著嚴重的國家認同的障礙。
因此,今天中國黨以不敬的罪名開除李傑的黨籍,更突顯出去蔣和台灣正名的必要性和急迫性。因為這不只是軍隊國家化的需要,也是促進國家認同的需要。
六、李傑成了中國黨鬥爭民進黨的祭品
二二八慘案六十週年前後,民進黨先是推出了「國內正名」運動,將「中華郵政」改成「台灣郵政」,將「中國石油」改成「台灣石油」,這些一連串的動作,中國黨束手無策。
同時,民進黨也推動「去蔣」,除了「中正機場」改名「桃園機場」,軍中和政府單位移除蔣介石塑像之外,還要將「中正紀念堂」改名「台灣民主紀念堂」,更要拆除圍牆;台北市長郝龍斌強力配合中國黨將還不是古蹟的「中正紀念堂」,暫列為古蹟,用以阻止民進黨拆除圍牆的動作,但是,仍然無法阻止改名,中國黨心急如火,卻又無法阻止。
在這種情況之下,中國黨必須以相當吸引媒體和社會大眾注意力的舉動,來反制民進黨的「去蔣」、「去中國」。
李傑就是因為說了中國黨不喜歡聽的話「誰當家聽誰的」,坐了民進黨要做的事「移除軍中蔣介石塑像」,於是,成了最好的標靶。前因則是李傑一直宣稱台灣需要提昇軍備,和中國黨阻止台灣軍購的政策背道而馳,由於中國黨籍的國防部長的意願,引起台灣社會對阻止軍購不合理現象的注意,讓中國黨非常的不爽。
於是,中國黨就以高知名度的國防部長李傑作為祭品,開除他的黨籍,用突出他的不敬蔣介石和趨炎附勢的方式,來作為反制民進黨的政治操作。開除李傑果然震驚了台灣社會,成了重要的大新聞,但是,中國黨的反制對民進黨並沒有造成任何的損傷,倒是社會上大部分都同情李傑的遭遇,也更認定中立的軍隊不應該有個人崇拜,去蔣是應該。
李傑說他什麼都沒有,反而輕鬆。這表示,李傑對中國黨在國防上的掣肘早已相當的不滿。
至於中國黨即使不因開除李傑而反受其害,也給自己找來了一個很大的麻煩,關心政治的中間和淺藍對於李傑的反應不會不加予注意,對於李傑不會不予以同情,於是,對於中國黨也就不得不開始離心離德了。
中國黨反制的方式,很像馬英九那種思慮不深不遠的作風。
七、請民眾用選票表達意見
中國黨以對蔣介石不敬之罪開除李傑,是否應該?在立委、總統選舉的時候,全台灣的民眾應該以選票,對此做出反應和表示;反對以不敬之罪開除李傑的人,就不要投票給中國黨。
中國黨當然「不會贊成」民眾以此作為投票的依據。因為,連不少的中國黨立委,都對中國黨中央和考紀會的此一做法感到難以認同。
然而,不論中國黨和民進黨之間如何爭鬥,作為台灣的一分子,對於軍隊國家化和國家認同的問題,都應該主動的表達自己的意見,而選票就是最好的表達工具。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07.03.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