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仔戲電影《薛平貴與王寶釧》於一九五六年上映,這是第一部受到觀眾歡迎的台語(Holo台語)電影,距今已滿半世紀,新聞局將「台語電影五十週年」慶祝活動納入二○○六年「台灣國際影視博覽會」之中,巡迴影展持續至次年三月。
一九五○年代後期和整個一九六○年代,台語電影極盛一時,期間除了一九五九年八七水災和開放日語片進口的短暫衝擊外,總共拍出一千餘部台語電影,造就許多導演、演員和技術人員,成為後續興起的華語電影界和電視界的人才庫,在台灣戰後影視娛樂史上佔有關鍵與樞紐的位置。
而台語電影集合了台語廣播劇、台語流行歌謠、歌仔戲與布袋戲等在地大眾娛樂文化之大成,再加上現代舞台劇人才的投入,充分展現在地文化力量的潛能與活力,實為政府亟力推展的文化創意產業的先驅與典範。
立意開展出活潑創意未來的深綠顯學在地文化力量,必須回到台語電影這失落的文化記憶與歷史傳統,挖掘其形式與內容意涵,重塑其在台灣電影史與文化史上的顯豁地位,此為深綠顯學必修課程。
四○年代台灣文學領導者張文環譽為「台灣文藝復興」的這段台語電影發展歷程,多年來幾乎不存在於一般台灣人的文化經驗裡,在電影理論與實務學子的學習經驗裡也顯得單薄與蒼白,甚至只留下後期台語電影粗製濫造、趕拍抄襲、腥羶低俗的惡劣印象。
這種模糊與扭曲的台語片形象,除了台語影片大量散落與毀損(如今只保存了拍出總量十分之一強而已)有以致之,更根本的原因是:戰後在台灣執政超過半世紀的中國國民黨政府對在地文化和語言的漠視與壓抑。
從台語片拍攝時期的嚴格電檢和任其自生自滅的心態,一直到後來學術研究和文化論述的貧弱與荒蕪,除了國家電影資料館和少數研究者的口述歷史與著述外(如資深影評人黃仁先生的《悲情台語片》和新竹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葉龍彥教授的《正宗台語電影史》以及台灣藝術大學電影系廖金鳳教授的《消逝的影像:台語片中的電影再現與文化認同》),無不顯示在某種強制意識形態主導的社會文化氛圍中,一種在地文化語言和生活的呈現形式沒有得到正常與公平的看待,一段常民社會聚合互動的歷程沒有放在適當的位置來提供影響和啟發。目前正在進行中也已展現部分成果的老台語片修復工作或可稍稍彌補這個遺憾。
台灣社會長久以來一貫缺乏歷史與文化的整體感和連續感,台灣電影發展史中,台語電影經驗與論述的斷裂與空白不過是其中一環。然而,藝術與戲劇發展自有其脈絡與出口。
已有不少論者指出,老台語片中盛行的一些故事與人物類型,已在如《霹靂火》、《親戚不計較》、《金色摩天輪》等時下流行的台語電視劇中重現,那些社會鬥爭、家庭倫理與愛情悲劇,就是當年台灣民眾「樓頂招樓腳、阿母招阿爸」進電影院看得甚有滋味的故事,許多評論以廉價流俗觀之,實在是不瞭解隱隱流動發酵的常民情結與感動以及在地語言的魅力。
這種情結與魅力在未來台灣電影圈最立即的延續與再現,可能就是《高雄發的尾班車》或《龍山寺之戀》或《燒肉粽》或《舊情綿綿》等當年轟動大片的重拍了吧。(本文PHP版)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06.12.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