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修理站首頁

選民給了馬英九和陳水扁同樣的待遇


/高達宏

 北高市長選舉之後,民進黨在台北市得票率上升百分之五,高雄市民進黨險勝,大致上回歸了綠藍平盤的局面,對於選前非常低潮的民進黨而言,這是個難得的成績。

 而原本看好雙城告捷的中國國民黨,則在選後不斷的發出黨中央必須深切檢討的聲浪,但是,在這波聲浪中,竟然避開了對馬英九特別費事件所造成的影響,而對此沒有任何的評論和批判出現。

 若是從中國黨和民進黨最高領導人,馬英九和陳水扁的高度來看,這場選戰簡直是就中間選民對馬英九特別費反應的結果。也就是對馬英九的信任投票。

 一、特別費事件確實讓馬英九陷入危機

 在選前,馬英九爆發了特別費危機,一連串不斷浮出的事件,讓馬英九和中國黨陷入了司法偵辦的強烈衝擊。

 尤其是馬英九將特別費的結餘一千五百萬以個人財產申報,以及將特別費匯入自己太太的帳戶中,使得馬英九的清廉遭到強烈質疑,而馬英九能夠有今天的局面所靠的就是清新、清廉的形象,如果清廉的形象有所破損,那麼,馬英九和中國黨就會面臨「政治寒冬」,版圖萎縮的後果。

 在社會壓力和民進黨的催逼之下,馬英九和中國黨喊出這次北高市長選舉是對馬英九的信任投票,意圖以此強烈的訴求來說服對他的清廉有所質疑的選民。

 二、選民信任的是馬英九還是司法?

 可是,馬英九沒有想到,他的訴求相對的也是在要求選民對司法機關的信任投票,讓選民對司法機關對馬英九進行約談、偵辦是否恰當做出表示。

 這次投票的結果,很明顯的,中間選民變得冷淡、縮手,不再像上次一樣熱絡的支持中國黨了。選民的猶豫就是對馬英九的質疑,如果不是不信任,至少也是在司法偵辦告一段落之前無法完全信任。

 這和民進黨因為陳水扁有國務機要費纏身而低盪的情形一樣。在馬英九被特別費纏身之後,中國黨也呈現了低盪的現象。

 三、選民給馬英九和陳水扁同樣的待遇

 中間選民表現得相當的冷靜、理智。馬英九有沒有犯罪,應該由司法機關來判定,而不是由他們用選票來「進行審判」。信不信任馬英九不是個人能夠決定,最終還是要看司法偵查的結果。

 這情形也和陳水扁的遭遇一樣。一般人對司法的信任超過對個人的信任,這就是今天,馬英九和陳水扁同樣面臨的情況。

 這是個可喜的現象,因為在成熟的民主之下,才會有這種成熟的法治觀念。台灣的民主真的是在進步之中,而且是邁著大步前進的進步。

 總之,這次北高市長選舉的結果,就筆者個人的看法,中國黨和民進黨回歸基本盤面,是馬英九的特別費和陳水扁的國務機要費被「扯平」的結果。中間選民給了馬英九和陳水扁同樣的待遇。

 四、恭喜台灣

 法治深值,民主成熟,恭喜台灣!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6.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