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段時間以來,我們被迫拉開眼皮盯看陳瑞仁與侯寬仁的「雙仁辦案」。司法是否兩套標準對待藍綠勢力,我們正拭目以待。震撼教育還在進行中,不同的是,我們開始學會使用「台灣人座標的衛星導航」,重新找回我們的定位與信心。
不過,請容我先來談談「後殖民現象」,因為這個現象一直糾纏著我們,從扁馬兩案、優客李林(新潮流)到羅文嘉等,始終揮之不去。
所謂「後殖民現象」,簡單的說,就是我們經常不知不覺透過過去殖民者(包括共犯結構的統派媒體)的眼光看自己,當他們質疑我們粗鄙或犯錯時,我們總是拼命低頭檢討反省,努力修正自己以符合「他們的期待」,甚至想辦法以「他們的標準」來證明自己的清白和價值。
其實,這些殖民者永遠不會檢討或承認自己有錯,也始終都有兩套標準,印證在扁馬兩案最清楚不過。他們打扁時打到非置之死地不可;護馬時則說「我雖偷了一萬元,但我捐出五萬元,證明我沒有偷錢意圖。」這就是他們臉不紅氣不喘的「是非標準」,不足為奇。
奇怪的,是我們要用他們的標準來貶抑自己,讓自己的頭抬不起來。我們忘掉了反擊的本能,忘掉捍衛自己的尊嚴和價值,也放棄了原本應該「抬頭挺胸」的台灣人視野。
以媒體結構而言,目前媒體生態所呈現的藍綠比大約是八:二。在一個號稱中產階級的民主社會,無論是媒體論述或印象形塑,綠營始終都是弱勢。但並不表示綠營的價值是卑微的、一無可取的,要看我們是站在什麼座標看自己。
民進黨長期以來一直被統派媒體切割定位而不自知。他們用「保皇派與改革派」、「深綠台獨綁架民進黨」、「民進黨是貪腐集團」、「民進黨失去反省能力,必須徹底慘敗才能起死回生」等,種種似是而非的標準來切割打擊民進黨,新潮流、蘇系、羅文嘉等部分民進黨人也隨之起舞,失去應有的信心與視野。
事實上,民進黨內或有極少數敗類涉及貪瀆造成黨格的損傷,但是我始終認為,民進黨的進步本質絕對比國民黨要好上幾十倍。民進黨最欠缺的,不是「反省和改革的能力」,而是嚴重欠缺「訴說夢想的能力」。
無論是政策或者台獨終極理想的訴說能力,民進黨一直都表現不佳。其實,民進黨政府做了很多改革事蹟,但是,不會說,效果當然大打折扣。另外,根據政大選舉中的民調指出,不管有沒有中共的干擾因素,五成四以上的台灣人民都希望台灣獨立。台灣實質獨立也一直是民進黨的黨魂和總目標,為何民進黨的支持率沒有五成四?
我認為,是因為民進黨始終都欠缺「勇敢去訴說夢想」的能力與信心。他們被統派媒體的是非論述所左右、綑綁,企圖改變自己的終極價值去迎合媒體,然後往虛無飄渺的「中間」移動。往中間移動以為可以增加十個百分點,可是一回頭,百分之二十的支持者已經掉頭而去,請問這叫做「拓展版圖」嗎?新潮流不要重蹈沈富雄的覆轍。
所以,民進黨必須重新定位台灣人座標的衛星導航,勇敢而堅定地去訴說台獨夢想、訴說政治改革的目標方向、訴說國家正常化的必要性。多數台灣人民的集體夢想和國家總目標,就是「要一個百分百獨立自主的民主國家」。相信自己內在敏銳的台灣人衛星導航系統,繼續追求幸福、繼續追求國家正常化;我深信,一定會有愈來愈多的台灣人民加入我們的夢想行列!(王美琇/為台灣北社副秘書長。本文是完整版,刪節版刊於2006.12.02自由時報)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06.12.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