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修理站首頁

39位學者與社運人士給李遠哲博士的公開信


/39位學者與社運人士

 李遠哲先生發表建議「陳總統有必要慎重考慮去留的問題」的公開信,我們有不同的看法提供李先生參考。

 陳總統執政六年來,從前沒有貪腐問題,也曾經遭受「要求下台」的試煉,可見貪腐不是「要求下台」的政治本質;「要求下台」才是陳水扁做為「總統」被永遠纏繞的不變命運。

 李先生擔任中央研究院「院長」時,也多次在立法院遭受所不能堪的訾議。李先生可以體會,自己所遭受的不公,絕對不及陳「總統」的百分之一。正如「公開信全文」發表以後,李先生拒絕再接受任何訪問,因為「怕講話被變質」。以李先生現有的中立身分,就「怕講話被變質」,請問陳水扁的行為會不會「被變質」,使台灣人民和世界媒體認知的都已經不是真相,從而嚴重乖違清廉與正義的本質?

 依不久之前國際媒體發表的調查結論,台灣民眾對政府的信任度是百分之十一,但對媒體信任度是百分之一。依經驗法則,媒體超低可信度的因才是造成政府低可信度的果。2000年以來台灣媒體所展現的鬥爭勁道,造成陳定南、李明亮…等人在職中,卸任後截然不同的專業評價與個人風譽,因而試想陳水扁會不會有「貪腐總統」的另一面?如果十年、二十年後解密文件反證了陳水扁為「正義受苦」的另一個面目,請問到時候誰來還、如何還今日陳水扁與「大我」的「國家」應有的公道?

 國務機要費起訴案已經與319槍擊案一樣成為恆信、恆不信的不解之謎。如果陳總統連129元的發票都要收集,陳總統的境遇實在極為可憐;如果陳總統連129元都要貪,慾求無度不僅應該下台,且應遭受全面性的唾棄。飛天、下地之間,陳總統的位置在那裏?

 由於國務機要費案嚴重涉及基礎認定的問題,從事後起訴書的呈現分析,陳瑞仁檢察官以事涉貪瀆,自應起訴論罪,重大歧異的發生又牽涉歷史發展的間架。諸如:孫運璿以清廉令譽,卸任院長享受三名國家特別護士照顧法源何在?陳總統任命之?任行政院長唐飛、游錫堃、謝長廷未享院長油費、水費、電費…等之卸任優遇;張俊雄先享受後即中止,然則李煥、郝柏村、蕭萬長至今累計竟能享有500萬至2000萬的特惠,法源何在?

 馬英九以特支費養馬小九,部份且入私人帳戶;吳敦義用高雄市政府工友阿雪嫂照顧幼兒,並進而指蘇貞昌縣長時代私用工友亦有爭議。制度面問題應做通盤性釐清,否則驟然祭用法律權杖,如何信服四方!

 我們衷心敬服李遠哲先生對台灣的摯愛與貢獻,尤以中央研究院近年來飛躍式進步,身為受益人實屬由衷感懷。然而,96年中國飛彈威脅,當美國五角大廈已計議派遣退役官兵來台操作反彈道飛彈的兵凶戰危時刻,李先生善意自荐前往中國做和平談判,以當時中國鷹伸引利爪之兇狠,和平使節雖有善心,不嫌落於書生之見?

 台灣今日國民意識仍是中國強勢,與遂行數十年中國文學、歷史教育攸關。從前李先生在私人談話中談及「教育去台灣化已久,加強台灣本土教育也是應該」。然而,陳總統基於當年國政顧問團相挺之恩情,任用李先生矚意的曾志朗、黃榮村擔任教育部長,施政四年,本土教育跡近空轉,值得李先生併同要求陳總統「考慮去留」的重大建議一起參考。

 連署人:

 楊文嘉(台灣社 秘書長)、鄭正煜(台灣社 副祕書長)、陳昭姿(台灣北社 副社長)、王逸峰(台灣南社 副社長)、陳惠凰(台灣南社 副社長)、王美琇(台灣北社 副秘書長)、李 喬(作家)、楊青矗(作家)、陳坤崙(詩人「文學台灣」社長)、彭錦揚(漫畫家)、陳延輝(台師大政治所教授)、涂醒哲(長榮大學教授)、楊維哲(前台教會會長)、蔣為文(成大助理教授)、李勤岸(台師大台文所助理教授)、張美筠(台南科技大學教授)、陳惠馨(政大科際法律所所長)、潘小雪(花蓮教育大學副教授)、張學謙(台東教育大學教授)、林鐡雄(義守大學副教授)、吳建銘(東華大學副教授)、戴寶村(政大台史所教授)、顏綠芬(台北藝大教授)、施並鍚(台灣師大教授)、丁鳳珍(台中教大助理教授)、廖瑞銘(中山醫大教授)、李憲榮(長榮大學教授)、趙健明(美國普渡大學博士)、陳高明(美國賓州大學博士)、蕭欣義(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劉進添(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羅榮光(台灣聯合國協進會秘書長)、吳應文(台灣客協六堆分會理事長)、郭憲彰(台灣南社法律組組長)、張復聚(高雄醫界聯盟理事長)、黃瑞疆(前台灣教師聯盟理事長)、曾韋禎(文史工作者)、賴士安(客家公益會理事長)、陳國雄(軍事評論者)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6.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