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扁特區政治修理站首頁

總統為什麼不解散國會?


/陳生

 按理總統這個位置,無論誰當選其享有憲法賦予的權力是一樣大的才對,李登輝當年能推動改革,陳水扁應該也可以才對,國會實力是否過半其實是外在因素。

 李登輝當年在國民黨內遭受蔣家組成的非主流勢力抵制,幾次差一點被鬥下台,但他知道改革的議題如獲得人民支持,即便萬般困難都可以推動。當然,當時黨外有民進黨在街頭提供彈藥援助,讓李氏可以借力使力發動輿論主流民意逼迫黨內非主流退讓、妥協,凍省、停止國民大會,到總統直選都是驚濤駭浪下撐過的。

 問題是「有沒有心」,總統有心應該是沒什麼內政改革不了,除非這個總統是邊說邊看輿論民調,反應不好馬上縮頭,這就是看報治國。

 陳總統關於正名制憲的承諾,可以說是好幾次,每逢選舉一定大聲疾呼,不這麼做,無法喚醒泛綠基本盤的支持。但選完後,制憲正名馬上隨風而逝,甚至在一次對歐洲議會演說時,公開說「關於制憲變更國號任內做不到,就是做不到」,且不諱言這是美中不可逾越的共同紅線,也就是不能違反四不一沒有的承諾。

 李登輝任內面對中國千島湖事件時,還可以向中國領導人嗆聲說:「中共領導人阿達麻恐固力」,「中共再怎麼大也沒阮老輩大」。陳水扁一上任馬上將台灣主權聲明詮釋權交給美國、中國,任中國可以踐踏台灣主權。陳總統這麼容易退讓,這跟他的個性有關。

 檢驗陳總統任內推動的改革,其實他容易半途退縮,過去所謂「對立不退讓,和解不退縮」,其實他對中國黨一再退讓,被無理攻擊不想反擊。中國黨凍結監察院,立法院變獨大,中國黨坐讓操控。中國黨不通過黨產條例、拒審軍購、拒審陽光法案,所有改革法案一件不過。行政院曾送交立院覆議的法案被否決,按理他就應該出手,可是,他一點辦法都沒有。

 難道解散國會有這麼可怕嗎?我認為若李登輝與陳水扁位置時空互換,李登輝一定有解決之道。解散國會就是可以常用的工具,執政黨縱然在國會屈居少數,但若在野黨操控國會,阻礙施政違反民意,總統就可以根據憲法賦予的職權解散國會,解散國會雖然會造成國會改選,但這不就是民主國家的常態?

 不習慣的事情多做幾次人民才會覺醒,不是嗎?不解散國會,難道要讓社會持續癱瘓多久?多做幾次至少可以消耗中國黨庫存剩餘的黨產。

 總之,我認為,現在政局紊亂,雖然是中國黨復辟勢力在亂,但我認為陳總統應改變妥協懦弱的個性,善盡總統職權,勇敢的解散國會。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6.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