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旅美異議作家曹長青,於十月十六日以「台聯不應保持『中立』」的論述,對台灣的政黨政治下起了指導棋。
他說,『事實上,無論在理念上,或政治遊戲規則中,中立是不存在的。無論是台聯,還是多麼資深的政治領袖,如果由於黨派之爭而不顧泛綠整體利益,不顧本陣營的主流民意,誰都有被民眾淘汰的危險。今天綠營沒有分裂的本錢,台聯也沒有中立的本錢。盼朋友們三思。』
其對台灣政治以其自我為中心的尺度,來肆意丈量,令人深感訝異;其對台灣政治領袖的批評,讓人無法苟同;對其以簡單的三言兩語,就要將政黨的自主及台灣的民主,歸納成「不是朋友、就是敵人」的狹隘思維邏輯,更是令人無法接受。
多年來,曹先生對台灣民主發展的貢獻,是大家有目共睹;他的反共立場,也從來沒有人否定;他在全美各地台灣僑社,甚至台灣各地,一場接一場的論壇、專題演講,也都是海外台灣人所引頸企盼的精彩好戲。他以中國旅美異議作家的敏銳眼光,犀利口才,及由他獨創的「江錦濤、胡澤民」曹氏加強語句,確實是屢試不爽,每每都把聽眾帶入亢奮的高潮,進而產生狂熱地崇拜。至於他本人對台灣的真實認同為何?無人深究。他一再重復地以中國人的觀點,來論述台灣人的是非,也無人異議。
曹長青初期來台,是標準「尊李」人士,自然地,他也成為群策會所禮賢的策士。2003年11月2日,他甚至因參加群策會的活動,而慘遭「愛國同心會」的暴力圍毆。但是,隨著世界各地「全球民主和平聯盟」不斷的邀約,曹先生終於毫不客氣的對台灣的綠營政黨,及「資深的政治領袖」開出第一枚「評彈」。
陳水扁是由台灣選民,以過半數的選票,選出的民選總統,當然不能任由台北總統府廣場的紅衫軍,如秀場般地說罷免就罷免,全盤地否定台灣社會的民主,開啟民主倒退的倒車。以台灣的現行法律,除非陳總統犯了內亂或外患罪,否則他都不應在街頭運動的吆喝下就下台。但如果因為不堪紅衫軍的叫囂,就必須要招募全體綠軍來以之對抗,如此硬碰硬的結果實難逆料。相信如菲律賓及南美三不五時就會發生的政變,這都不是台灣人民所樂見的後果。曹先生不也說:反制紅衫軍絕非容忍貪腐,而是傳遞兩個清晰的信號:第一,維護民主法治,支持陳總統按憲法完成任期,不能容忍用中國文革打倒國家領導人的方式,用街頭革命把民選總統趕下台。
既要維護民主法治就要相信公權力,怎可鼓勵以暴制暴輕率動員對抗呢?
第二,在明顯的藍綠交鋒中,綠色陣營必須維護自己的整體利益。
那麼,「什麼是綠色陣營的整體利益」?吾人認為那應該是:建立一個遠離極權暴力、獨裁專制,由人民自己當家作主,有人權、有尊嚴、民主、自由、法制,有公理、正義,國泰民安的社會,享有國際人格的國度。藍綠大規模地廝殺對決,絕不是台灣人民之福,也不是一個成熟地公民社會所應有的現象。紅衫軍的擾民亂紀,把台灣社會搞得雞飛狗跳,除了自取其辱,「宋仰馬翻」嚴重受傷外,不是已一經受挫、再而衰、三而竭了嗎?真是既損人又不利己。
但在這樣一場清清楚楚的大是大非、事關台灣命運的藍綠對決(實質是國家認同的對決)中,作為自視甚高、以時事評論家自許的曹專欄先生,對台聯的說三道四,確實也正如他自己所說「非常值得討論」。
曹先生對台聯下的「指導棋」,至少也有三個「自以為是的盲點」:
一、綠營應團結在維護台灣人民最高利益的聖戰中,即建立一個由人民當家作的國度,而不是團結在如曹先生所敦促的街頭叫囂對抗中。扼阻無理性違法亂紀的街頭運動,應由執法單位來擔綱,由人民來唾棄,而不是肆意地在旁邊搧風點火。
二、泛藍之所以一再提出罷免案,就是展現其一貫橫柴入灶的強勢鴨霸。「中立說」雖然也是給藍營幻想的空間,但期待的卻是藍營本土人士的覺醒,最後終能認同台灣。曹先生怎可一口咬定立院進場投棄權票中立說,就一定指「中立者」會是綠營倒向藍營?
三、台灣民意支持與認同的標準,不是曹先生說了算。「中立說」如果因為主張相信司法、非暴力相向,而遭致曹先生的誤解,最後被宣判為第三個負面後果,因此,使台聯失去綠營民意的支持,那也是求仁得仁。具體效法了他們的精神領袖,背負台灣十字架,走在台灣這塊坎坷的土地上,雖長時期受委屈,依然無怨切;雖然穿破三雙鞋,仍然信心堅定地,為台灣的「正名、制憲」用真情拼到底。
其實,民進黨內及行政體系,不主張動員來對抗紅衫軍者大有人在,不知曹先生為何不將他們也一一點出來批判,卻要蓄意地挑起綠營中見仁見智的敏感神經。愛台灣並不等於,就一定要認同由陳水扁總統執政的中華民國,再說台灣根本就不是中華民國,而中華民國也不會是台灣。
誠如曹先生所言,今天的綠營確實沒有分裂的本錢,但如果想藉用「第二共和」,來達到延續中華民國,對台灣沒有法理依據的統治,必然會喚起全體綠營的團結反抗。盼望到時候「曹明德、施長青」,不要再藉全盟之道來遊說,因為台灣要建立正常國家的願景,實在經不起一而再、再而三的延誤。(謝鎮寬/台灣鄉情關懷會會長,原載「台灣海外網」)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06.10.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