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修理站首頁

台聯有話說


/郭克銘

 當反貪腐被簡單轉化為倒扁、挺扁的藍綠對抗時,選擇站在尊重司法調查、維護國會運作的中立立場,其實是最困難、也最不討好的尷尬抉擇。因為既失了姑情,也逆了嫂意;但這是做為一個主體性政黨,做為一個選擇繼續致力壯大綠營、擴張台灣主體意識的台聯,必須要堅持挺住的。

 在憲法未修正變更前,泛藍立委有權利在國會提出罷免案;但持不同立場的綠營立委,也可以藉由投下反對票、棄權票、或不進場投票,讓罷免案無法走出國會。台聯穩定政局、支持台灣主體政權的基本態度和創黨目標從未變異,也深知唯有綠營團結才能度過台灣民主政治的嚴峻時刻;但總統府國務機要費之弊端,及第一家庭牽涉之諸多弊案,目前仍在司法調查階段,當事者亦無法提出足以服人之具體事證說明,遑論杜人民悠悠之口。

 因此,台聯固然不能同意國親一再刻意操作罷免,動搖政府執政公權力與公信力;卻也不能無顧國家制度、不問大是大非,不分青紅皂白地支持陳總統。否則豈不自失在野監督立場,更何況身為執政黨的民進黨立委,在兩次罷免案投票中都不曾進場投下反對票。

 曹文中提及台聯的「中立說」有三個負面後果,我們必須特別做出澄清說明。其一,在維護台灣主體政權、建立台灣主體意識的基本價值上,台聯絕不會做出只為利己而破壞團結的事;台聯的中立立場是向台灣人民傳遞綠營不會因為隱私護短而背離民意,是要爭取更多數人民對綠營的信任支持,擴大綠營版圖與選票基礎。

 其二,台聯在兩次罷免案投票過程中都自始清楚表明不支持的立場,絲毫未留任何可供見縫插針的模糊想像空間;反是民進黨內部派系的不同聲音,及不進場的決定,成為泛藍亟思拉攏、裂解的鎖定對象。

 其三,台聯自執政高層連串弊案發生以來,即表示支持檢調徹查、還原事實真相,以昭人民公信;這是台灣人民對目前紛擾最起碼的要求,也是各政黨和各方力量必須尊重及接受的底線。設若司法調查證實當政者行為有罪,而台聯仍不問是非、只為延續政權;則恐怕才是真正失去綠營民意、乃至於台灣人民的支持。

 台灣民主成就得之不易,在制度的維繫和建立上,台聯自當有所為、有所不為,不會「保持中立」;但亦不致只為粉飾綠營內部太平,而犧牲主流民意、葬送公平正義。綠營和台灣都沒有分裂的本錢,因此唯有堅守正道、中道,才能通過焠煉,可長可久!(郭克銘/台灣團結聯盟政策會主任)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6.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