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骨氣的台灣人,必定對於所謂的「民主鬥士」──施明德搖身一變成為紅衣惡魔,那種反台灣、反本土,親中國、親敵營的行徑,咬牙切齒、恨之入骨。但是,我們是否會對於我們生活週遭的台灣人,不管是上一代、這一代、或是下一代,他們的台灣意識日益薄弱,他們的台灣歷史觀模糊不清,他們的台灣主體性搖擺不定,而感到悲傷、慌恐、不忍呢?
假如能夠細心去體會我們生活週遭的台灣人,年輕的一代是否已經不大像台灣人?他們日常生活中所用的語言是那一國的話?他們從小所學的「童謠」、「兒歌」,他們所聽到父母親講給他們聽的「童話」、「謎語」是用那一國的話?甚至於他們小朋友聚在一起時,或與大人們相聚時,是用那一國的語言在溝通?可悲啊!完全是標準的北京話啊!
有人會說,有什麼關係?人與人之間能夠溝通就好了,用那種語言又有什麼重要?大錯特錯了!我們看,鸚鵡是用鳥叫聲在溝通,狗是用吠聲,獅子用吼聲,都有他們族群間表達意念的特徵;何況人類是最高級的動物,不同族群有不同的特徵,尤其是語言方面的特徵,可以說是最能代表各族群間之珍貴文化。
由於我們的下一代,已經被徹底的中國化,不僅僅是他們的語言能力完全被扭轉為「北京語」,連帶他們的思考方式也被徹底的「中國化」。因此,他們祇能以北京話來思索問題,無法以自己的母語──福佬話、客家話、原住民話來構思;如此當然在他們的腦海裡,台灣美好的歷史文化,台灣珍貴的祖先遺產,台灣獨特的風土人情都會漸漸模糊不清,甚至於斷層。
其實,造成台灣意識日漸薄弱,台灣歷史觀模糊不清,台灣主體性搖擺不定之最大因素,乃在於我們這一代五六十歲的台灣人,沒有盡到做為台灣人應有的義務。為什麼我們沒有堅持在家裡用母語與下一代溝通?為什麼我們沒有利用機會,傳承我們得自上一代的台灣歷史典故給下一代?為什麼我們沒有適當地堅持我們台灣人應有的骨氣──不妥協、不卑躬、不屈膝──給下一代做榜樣?而隨隨便便地談什麼「和解共生」?以至於現在到處紅禍氾濫、魔音遍天。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06.10.0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