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修理站首頁

美哉多樣的台灣應該珍惜!


/林啟生

 現今台灣意識掛帥,族群對立幾乎產生南北對抗,真正關懷這塊土地的鄉親,對台灣的誕生幾乎全然無知。八股不實的教育體制污染住民思想,以致缺乏對台灣土地的忠誠與情感,心目中只有長江黃河、中國情懷,將新生命以「三山五嶽」取名,成年後卻飛往海外者不勝枚舉。

 殊不知,台灣大地乃是孕育生物的母親,連台灣來龍去脈都一片空白,如何培養出情感,擁抱土地?難怪不管先來或後到的住民,都以台灣為暫時棲身處,無法得到共同的情感,掛在嘴巴的愛與和平都是的空口號,對台灣沒有了解與認同,雞同鴨講,民主追求只是過程手段,精神內涵是空泛的。

 蘇俄瓦解後,裂解成許多東歐的小國,年輕一代學習英文吸取西方知識與民主概念之風,如雨後春筍,改變價值觀活絡了人民生命力,憑當地的特殊文化、經濟資源力爭上游,改善民生,尊嚴分享民主體制。其共同點是厭惡腐化共產制,更排擠來自中國的偷渡犯侵奪他們的工作權,反制中國民生物資大侵銷,以保障當地企業生存權,防阻劣根性中國文化污染。

 1905年史達林在莫斯科大學建立七座列寧式大樓,結合巴洛克式城堡塔、哥德式與美式摩天大樓特色,該大學警衛森嚴,除圖書館與學生的教室外,一半以上的大樓為研究室及博物館。其中一座博物館內陳列地質展示各類礦石五花八門,各式各樣的琥珀水晶,令人眼花撩亂嘆為觀止,穩紮穩打基礎科學,從地下物地質的概念到地表生態演變及大氣層關係,門外漢也會為之震撼,這種對於自己生長的土地深入的研究讓人留下深刻印象。

 反觀台灣的大地,地質演變複雜,五百萬年前蓬萊造山運動,菲律賓跟歐亞大陸兩大板塊的擠壓、碰撞、張裂,經火山活動造就不同的地層與地質。經過風蝕與海蝕洗禮,1139公里的台灣海岸,地質景觀千變萬化,形成一塊閃亮的瑰寶,被喻為「比瑞士更亮麗的大鑽石」。

 短短的30公里東北海岸從鼻頭角到北方澳一帶,相異其趣的地形峽岬景觀,海岸縱谷及三角洲等不同地質孕育多樣性生態綻放美景,四百年前吸引路過的海上霸權葡萄牙、西班牙及荷蘭的相繼佔據。設立了古城砲台也留下歷史見證文化陳跡,歷經先民開拓耕耘的聚落,形成多元性文化特色。多樣地形演變多元文化,也就是風靡全球多樣性的宏觀概念,因此,台灣其實是處於時代浪潮的前端向上邁進中。

 100年前,地質專家岡本要八郎先生在台灣發現世界獨一無二的礦石,命名為北投石,這是世界上唯一以地名命名的礦石。李遠哲博士也曾以北投石發表論文取得學位,這種特殊鐳放射性產物真是台灣的榮耀。地方文史工作者正努力整合,以北投溪、北投石與北投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共創地方多元多樣的特色。

 類似的默默耕耘者比比皆是,如美巄北坡聚落、恆春聚落等,他們處處努力為台灣;又如無米樂主角用心種植,榮獲全國第一優等米,取代家喻戶曉池上米,高齡依然稟持台灣精神向上提昇,又將獎金提供公益,令人省思。

 面對如此豐富、美麗又有活力的台灣大地,偏偏有一群紅衫軍溫飽不知感恩,終日「妖飽吵」者,令人汗顏。赤色風暴流竄繞境台灣,點燃引爆衝突點,破壞台灣單純樸實文化及地方情感,以一己之私狹隘的觀念,破壞整體多元與多樣性的台灣,是無知的行為。

 這群紅衣軍裹著亮麗的糖衣,搞破壞絕對會受到反彈,引起衝突。就如火山造地運動般,內部撕裂破壞力比外力擠壓更恐怖,深愛這塊土地的全民,除疼惜台灣的瑰寶外,更應珍惜得來不易的自由體制,雖不能媲美歐水準,但也絕對不能落後於東歐國家人民力爭上游的士氣。

 原本台灣被喻為世界經濟奇蹟及政治奇蹟,是自由世界模範,萬一被少數游刃兩手策略雙重性格的政客擊垮,那是世界一大損失,更愧對先民克服萬難所傳承的民主資產。擁有多元多樣性的台灣,是住在這塊土地上人的福氣,請惜福珍惜她吧!(林啟生/原貌文化協會理事長)

http://www.southnews.com.tw

  2006.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