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爾第所寫的「弄臣」這部歌劇中,有一首許多樂迷耳熟能詳「善變的女人」,充滿著戲劇性,膾炙人口,甚受歡迎。
可是,台灣民主化以來,有所謂「民主弄臣」,一幕一幕呈現在我們的社會舞台上,賣力演出,但充斥著政治鬥爭的氣息,不知「民主」真諦為何物,反而暴露出一幅「善變政客」的嘴臉,面目可憎,為民主社會樹立最壞榜樣。
這裡所指的「民主弄臣」,有某些令人印象深刻的特徵,他們在坐享民主果實的情況下,厚顏無恥,披著民主外衣,拿著言論自由的護身符,無視名節、人格尊嚴或賴以生活的價值規範和政治信仰,不知珍惜,隨意踐踏。這些年來,台灣特有的「民主弄臣」,雖眾多形形色色,或可歸納三種較引人側目的類型:
第一類,由「反共」轉軌到「聯共制台」型。
蔣經國時代,不少當今重量級政客,忠心耿耿,追隨在他身邊,成為反共行列的急先鋒,高唱「反共愛國歌曲」,也堅信不疑地主張「三不政策」。如今,一旦政黨輪替,喪失政權,卻無法接受民主程序敗選的結果,這批人就一百八十度轉變,不但不反共,反而跟隨著北京共黨的魔棒起舞,賣國求榮,置台灣安全於不顧。
第二類,由「主席」角色改演「政治小丑」型。
曾擔任民進黨主席的許信良、施明德,自退出民進黨後,不甘寂寞,總要捉住時機「插花」,自導自演令人不勝唏噓的政治諷刺劇。在「黨外」艱苦奮鬥時代,他們勇往直前,不惜與國民黨抗爭到底;許乃至流亡海外,揚言要以「革命」手段使國民黨在地球上消失;而施明德昔日被國民黨極盡醜化,惡意中傷,視同「江洋大盜」。而如今,許、施竟然甘冒天下大不諱,出賣靈魂,背叛「革命同志」,扮演了「政治小丑」,甘願充當藍軍馬前卒,誠令人看得霧煞煞,前後判若兩人。
第三類,以爆料為樂的弄臣型。
台灣民主化後,不少政客為了提高知名度,乃口不擇言,以「爆料」為樂,使爆料文化成為當下政爭不可或缺的手段。照理說,受過高等教育者,最基本的信條:「有一分證據,說一分話」。不過,喜好爆料的政客,要不是捕風捉影,或誇大其實,內容前後矛盾,就是混淆是非,刻意抹黑,「作秀」暈過頭,讓謠言滿天飛,製造社會不安。這種爆料弄臣,算是台灣民主化舉世難得一見的特產。
準此,若把威爾第「弄臣」歌劇中公爵所唱的「善變的女人」,改為「善變的政客」,並在歌詞中修改幾個字眼,也相當傳神:
政客是善變的,
就像風中的羽毛般,
可以在片刻改變他的說詞,
還有他的思緒。
他永遠都保持那樣的道貌岸然,
一個虛情假意的嘴臉,
無論是流淚或笑臉,
他們都知道如何來假仙,
政客就是如此的善變。
可憐的百姓,
就是經常被政客騙得團團轉的百姓,
這些傻瓜,
竟然會相信政客!
可是未曾體會過,
政客所能給予的喜悅,
可真不算是個享受真情喜悅的百姓呢!
政客是善變的。
台灣版的「民主弄臣」,善變的政客,誠是台灣民主轉型莫大的悲哀!(洪茂雄/退休教授,台灣歐盟研究協會常務理事)
http://www.southnews.com.tw | 2006.08.16 |
|